书意

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

湖海凄凉身跌宕,杯觞豪举笔纵横。

敢希二顷成高卧,但愿诸公致太平。

波暖龙舟溯清汴,道边扶杖眼犹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一旦鸣叫就被烹杀,灾祸与幸福难以轻易评判。
在湖海中漂泊,生活动荡,饮酒作诗,豪情万丈。
我不求有大片土地安逸养老,只愿大家天下太平。
乘着温暖的波浪,龙舟逆流而上在清澈的汴河,路边行走还目光炯炯。

注释

一鸣:一旦有所表现。
辄:就。
斥:惩罚。
不鸣:不表现。
烹:烹杀。
祸福:灾祸与幸福。
元知:原本知道。
易评:轻易评判。
湖海:广阔的江湖。
凄凉:孤独、困苦。
身跌宕:生活动荡不安。
杯觞:饮酒。
豪举:豪放的行为。
笔纵横:挥毫泼墨。
敢希:哪里敢期望。
二顷:两顷田地,象征富足。
成高卧:过上悠闲的生活。
致太平:带来天下太平。
波暖:温暖的波浪。
龙舟:赛龙舟。
溯:逆流而上。
清汴:清澈的汴河。
道边:路边。
扶杖:拄杖行走。
眼犹明:眼睛依然明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书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和仕途得失的独特见解。首句“一鸣辄斥不鸣烹”寓言性地描述了人生的起落,暗示着才华若被压制或不得施展,可能遭遇类似烹煮的命运。接下来,“祸福元知未易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祸福难料的理解。

“湖海凄凉身跌宕”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流露出孤独与沧桑之感。“杯觞豪举笔纵横”则展现了诗人借酒浇愁,以诗文抒发豪情壮志的一面。他并不奢望能像隐士那样拥有大片田地(“敢希二顷成高卧”),而是希望社会安定,国家太平(“但愿诸公致太平”)。

最后一句“波暖龙舟溯清汴,道边扶杖眼犹明”,画面温馨而感人,即使在年迈之时,诗人仍怀揣热情,想象着春天来临,龙舟竞渡的场景,自己虽老眼昏花,但仍能清晰地看到路边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意三首(其一)

策蹇若华驷,歠漓如上尊。

人皆可尧舜,身自有乾坤。

逢客亦共语,无人还闭门。

千年道术裂,谁复见全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书意二首(其二)

病眼犹堪阅世人,难将雪鬓著乌巾。

囊中钱尽罢沽酒,涧底雨寒愁束薪。

老子那辞徙牛屋,痴人自喜拜车尘。

穷通要是儿嬉事,懒就山僧讲宿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书意

万事马牛风,萧然破屋中。

忍贫增力量,耐辱见神通。

道进天魔散,心安客疾空。

微言施鱼鸟,一一脱池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书意三首(其三)

委顺天知我,经营鬼笑人。

定知穷至死,敢恨病经旬。

爱酒陶元亮,还乡贺季真。

扁舟吾事毕,遗世亦遗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