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赠歌妓

裙曳湘波六幅缣。风流体段总无嫌。

歌翻檀口朱樱小,拍弄红牙玉笋纤。

腔子里,字儿添。嘲撩风月性多般。

忔憎声里金珠迸,惊起梁尘落无帘。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轻盈的裙子在湘江水波中摇曳,六幅细薄丝绸展现风流姿态,从不让人嫌弃。
歌声从小巧的檀口中传出,樱桃般的红唇轻启,手指轻弹着红色的象牙和玉笋,技艺娴熟。
唱腔婉转,每个字都精心添加,充满对风花雪月的戏谑和挑逗。
在那动人的歌声中,仿佛有金珠迸出,连屋梁上的灰尘都被惊动,落下时却无帘可挡。

注释

裙曳:形容裙子随风摆动的样子。
湘波:湘江的波浪,代指江南水乡。
风流体段:形容女子身材优美,举止风流。
嘲撩:戏谑挑逗。
金珠迸:比喻歌声动人,如珠落玉盘。
梁尘落:形容歌声高亢,连屋梁上的灰尘都因震动而落下。

鉴赏

这首宋代赵福元的《鹧鸪天·赠歌妓》描绘了一位歌妓的风采。"裙曳湘波六幅缣"形象地写出她的衣裙如湘江水波般轻盈,由六幅细薄丝绸制成,显示出其华贵和飘逸。"风流体段总无嫌"赞美了她的身材曼妙,无论何种姿态都令人倾倒。

"歌翻檀口朱樱小,拍弄红牙玉笋纤"细致描绘了她唱歌时的情景,檀口微启,樱桃小嘴吐出甜美歌声,轻敲乐器的手指纤细如玉笋,技艺娴熟。"腔子里,字儿添"进一步强调她的唱腔富有韵味,字字珠玑。

"嘲撩风月性多般"暗示了歌妓的活泼开朗,善于调笑,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忔憎声里金珠迸"形容歌声清脆动人,如同金珠跳跃,"惊起梁尘落无帘"则夸张地写出了歌声之高亢,连屋梁上的灰尘都被震落,足见其技艺之高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风姿绰约、才艺出众的歌妓形象,展现了宋词中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歌妓生活的描绘。

收录诗词(15)

赵福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叠山先生

西山东海莫容身,芒履萧萧万里尘。

去住更无宽岁月,死生惟有一君亲。

丹心故国江云冷,白骨他乡塞草青。

不是回头春已暮,至今犹说似痴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游月岩书二绝以纪其清(其一)

兰著秋花分外奇,月岩清坐听枰棋。

笑谭相与同心处,更近新凉八月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游月岩书二绝以纪其清(其二)

兹游闲适实清奇,恍对柯山一局棋。

兴尽相呼下山去,归途犹趁日西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涤斋

想象盘铭号涤斋,涤斋端得苦安排。

清清流出源头水,浴德澄清未有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