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上长安,怎好说些烦恼。但叮咛、马蹄芳草。
自来月下,把泪痕偷告。梦儿中、教郎知道。
一纸家书,不觉低鬟微笑。报平安、归期尚杳。
金钗翠凤,送香车须早。怕春去、燕残莺老。
不详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枫落吴江,一望烟波凝绿。问东轩、谁家茅屋。
南窗丛菊。北窗修竹。倚胡床、酒香茶热。
渔夫相逢,应许菰芦借宿。扣舷歌、离骚一曲。
烽烟满目。荆榛满足。任澜翻、长安棋局。
紫陌金车。绿浦兰槎。共追寻、大地芳华。
三分春色,分与谁家。有一分山,一分水,一分花。
雨打檐牙。月落窗纱。恨韶光、转盼天涯。
小庭寂寞,底事争哗。是一声莺,一声燕,一声鸦。
一个敦丘。一个泥沟。小经营、水尾山头。
烟霞旧管,草木新收。有杏花春,荷花夏,菊花秋。
万里封侯。四海登楼。问何如、樵斧渔钩。
主人高卧,有客来游。是酒刘伶,诗李白,梦庄周。
江城萧索愁如此。门无客、床无史。
歌舞无人能作伎。
无花无酒,无山无水,大抵皆无耳。
旅人却喜闲无事。只有梦来长伴尔。
梦醒空题诗一纸。
不如归去,纵然寂寞,万事看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