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红阑干畔。鸾梦风吹乱。行到玉梅花下伫。

知否何郎憔悴。楼头四扇窗纱。楼中锦瑟年华。

料得者番风雨,帘前多少飞花。

形式:

鉴赏

这首《清平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高旭所作,描绘了一幅闺阁思春的画面。词中以“红阑干畔”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主人公可能在闺楼之中独自凭栏。"鸾梦风吹乱",运用了鸾鸟的意象,寓意梦境被窗外的风吹散,反映出女子内心的不安与思绪纷飞。

“行到玉梅花下伫”,女子走到室外,来到玉梅树下驻足,玉梅象征着高洁和清冷,她的停留似乎在期待着什么。接着,词人通过设问“知否何郎憔悴”,表达了女子对远方心上人的关切和思念,何郎即指那位让她憔悴的人。

“楼头四扇窗纱,楼中锦瑟年华”,进一步描绘了闺楼内的景象,窗纱透出女子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锦瑟则暗喻了她美好的青春年华。最后两句“料得者番风雨,帘前多少飞花”,预想风雨将至,花儿飘落,这既是自然景象,也是女子心境的写照,暗示了她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爱情的不确定。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通过景物和人物动作的描绘,展现了女子深藏闺中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远方情郎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178)

高旭(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余杭.雨篷与亚君夜话

风雨孤舟人语悄。瑟瑟萧萧天不晓。

教人清夜那能听。鸿雁有哀音。倚篷灯灺愁无极。

话入苍凉云化墨。数声柔橹荡寒波。鸥梦冷如何。

形式:

鬲溪梅令.寄钝根萍乡

鹃啼辛苦恨春迟。酷相思。滴下鲛绡红泪一丝丝。

天涯寄予谁。海枯石烂尽情痴。悄寒时。

尽管玉梅风骨著胭脂。临风不自持。

形式:

柳梢青.淘彝书招东渡,殷殷告语,情见乎词。孤馆无聊,寄以斯制

雨亦难成。两三四点,纸阁魂惊。

不堪今日,春光大地,春泪盈盈。蜻蜓洲畔潮生。

樱花于我无情。同是愁人,卿须怜我,我更怜卿。

形式: 押[庚]韵

花非花.华亭计子山作,饶有古乐府遗意,戏效两首(其一)

合欢杯,同心劫。杨花风,梨花雪。

人生能得几魂消,见时又是匆匆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