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泽卷为陈司训题

考亭夫子小学书,岂非大学之权舆。

修齐治平不出此,欲我小子佩服身心与之俱。

守拙老翁默契此,手抄教子真良图。

日用常行有根本,后来二子皆名儒。

此翁既没不可见,见此手泽当何如。

朝焉展之如当时之面命,暮焉展之似前日之庭趋。

羹墙之见亦若此,寒暑与具无斯须。

百年自我敢废坠,芸香裹里无蠹鱼。

宝此手泽得所宝,不宝明月与璠玙。

斯人即此见至孝,无乃大舜之徒欤。

吁噫,古人陈迹弗复道,且看今人积金万万与子何其愚。

奈何身后肉未冷,遭此不肖荡折而无馀。

何如此翁善遗子,子亦体亲诚不孤。

父慈子孝两相得,足为后世后学之楷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古代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后代的影响。诗中提到的“考亭夫子”可能指的是朱熹,他是宋代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强调道德修养和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诗中提到的“大学之权舆”可能是指《大学》这部儒家经典,它强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诗中赞扬了一位老翁(可能是陈司训的父亲)的智慧和教育方法,他通过手抄书籍来教导儿子,强调日常行为的根本性,以及如何将这些原则融入生活。诗中提到的“守拙”可能意味着坚持简单、朴实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而“手泽”则象征着这位老翁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教育影响。

诗的最后部分表达了对这种教育方式的赞赏,认为它能够培养出像大舜一样的至孝之人,强调了家庭关系中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同时,诗也暗含了对那些忽视或浪费这种宝贵教育遗产的人的批评,强调了传承和珍惜传统智慧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古代教育理念及其深远影响的颂扬,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扇面山水二首(其一)

秋水棹归船,风光兴杳然。

两人相对语,语到伏羲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扇面山水二首(其二)次西涯韵

野景年年在,山人日日闲。

过桥看活水,不是爱潺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江行杂咏十首(其一)

长风送轻舸,晚山飞翠浮。

掀篷待月上,不减赤壁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江行杂咏十首(其二)

江上几日行,奈此跋涉苦。

云起先泊舟,恐有暴风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