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科五状元,金木水火土;
四川四等位,公侯伯子男。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五行的概念,同时融入了古代中国的爵位体系,展现了作者的智慧与文学功底。
首先,“五科五状元”与“金木水火土”相对应,分别代表了五个不同的领域或方面,以及五行中的五种元素。这种对仗不仅在字面上形成了平衡,也寓意着在不同领域中取得卓越成就,如同五行相生相克,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
接着,“金木水火土”是五行的基本元素,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秩序。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可能暗喻着在社会、文化、科技、艺术乃至个人修养等领域中,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以达到和谐与平衡。
再看后半部分,“四川四等位”与“公侯伯子男”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指的是四川省内四个等级的职位,后者则是中国古代爵位制度中的四个等级。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将地方行政与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联系起来,展示了权力与地位的层级性,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对仗之美,更在内容上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寓意,通过对自然元素与社会等级的巧妙融合,表达了对和谐、平衡与秩序的追求。
不详
父家为王相国,夫家为李相国,高山深林,必蓄非常之宝;
书法则卫夫人,画法则管夫人,闲情逸致,应发大耋之年。
五十里光景无边,开口问西湖,可能都变作尊中绿酒;
七百年风流未歇,从头数南渡,几曾见销尽窝里黄金。
夫非尽人之子与,从皇古洄溯宗支,大抵形骸一脉共;
是亦穷民无告者,忍若辈颠连呼吸,自家儿女两般看。
惜无三代采风诗,叶行露柏舟,同登四始;
可当一部列女传,与磨笄化石,并峙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