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读姑母浣青夫人诗稿

一卷新诗,百年旧族,谢家风范犹留。

是扫眉才子,咏絮名流。

为有江山奇气,不仅是、闺阁温柔。

还堪羡,人生难得,福慧兼修。都休。

乌衣门巷,只雨雨风风,寥落堪愁。

剩当时燕子,来往啁啾。

我恨绛纱未倚,音尘杳、几度春秋。

频回首、无端感人,清泪难收。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鉴赏

此诗以深情细腻之笔,描绘了对姑母浣青夫人诗稿的阅读感受。开篇“一卷新诗,百年旧族”,既赞颂了诗稿的崭新与家族的悠久,也暗含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接着“谢家风范犹留”一句,巧妙地将谢家的文学传统与姑母的才华相联系,凸显了其在文学上的造诣。

“是扫眉才子,咏絮名流”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赞美姑母的文采斐然,如同古代才女一般,既有文采飞扬的才情,又有如雪般纯洁的智慧。接下来,“为有江山奇气,不仅是、闺阁温柔”则表达了对姑母作品中所蕴含的豪迈与深沉情感的赞赏,不仅限于女性柔情,更有着广阔的人生视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还堪羡,人生难得,福慧兼修”一句,道出了对姑母能够兼具福泽与智慧的羡慕之情,体现了对完美人生的向往。随后,“乌衣门巷,只雨雨风风,寥落堪愁”描绘了姑母生活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岁月流转带来的沧桑感。

“剩当时燕子,来往啁啾”通过燕子的频繁来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留存,燕子的啁啾声中蕴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我恨绛纱未倚,音尘杳、几度春秋”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与姑母共度时光的遗憾,以及对时光飞逝的感慨。“频回首、无端感人,清泪难收”则是对姑母诗稿中蕴含的情感的深深共鸣,以及对姑母的深切思念。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姑母才华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亲情的深深怀念,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家族历史、个人情感以及时代变迁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5)

钱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敷媚.贷庑中有竹屋三椽,漫题此解

是谁仿得柯亭竹,不减三春。却够三分。

到此何须问主人。一般带得潇湘绿,妒煞青筠。

忙煞红轮。终日何曾别此君。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惜馀春慢.春草

割尽还生,拔馀不死,只有春来芳草。

含烟衬碧,带雨浮青,消尽三冬枯槁。

何事萋萋满庭,惹藓萦苔,更无分晓。

尽教它生意,浓添罗袜,不曾轻到。

还又向、斜日楼头,浮云槛外,遥望晴痕一道。

花骢去后,油壁来时,今古离愁多少。

试问长亭短亭,芳意年年,几时才了。

只愁它、绿遍天涯,不管闲庭人老。

形式:

菩萨蛮

移来凤尾檀栾竹。隔年春到青如玉。却盼笋儿生。

闲从竹下行。昨宵曾细数。今日还成误。

预想绿成阴。寒拼翠袖禁。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金缕曲.柳线

一缕柔丝漾。被东风、烟拖雨曳,锁成万丈。

转绿回黄匀染就,垂遍三春陌上。

更谱得、新翻花样。

线脚分明浮水面,只鸳鸯、绣出从人仿。

日色映,紫丝障。深闺莫倚楼头望。

记长条同心曾绾,几时重放。

金线年年辛苦压,只是这般情况。

渐散作、吴绵飘荡。

待得穿针时节近,早乱丝、憔悴添惆怅。

系不住,青春鞅。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