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过井陉淮侯庙》,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诗中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破赵降燕汉业成,兔亡良犬日图烹”以“兔亡良犬”为典故,暗喻英雄人物在功成名就之后,往往遭到猜疑和陷害的命运。这里将赵国比作国家,燕国比作敌人,汉业成则象征着事业的成功。而“兔亡良犬”则比喻英雄在成功后被怀疑和排挤,如同兔子被捕杀后,忠诚的猎犬也被烹煮一般,寓意深刻。
颔联“家僮上变安知实,史笔加诬贵有名”进一步揭示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家僮上变,即家中的仆人报告变故,但真相如何却无人知晓。这句诗暗示了历史记录者可能出于各种原因,对事件进行歪曲或夸大,从而导致后世对历史真相的误解。
颈联“功盖一时诚不灭,恨埋千古欲谁明”是对前两联的总结,强调了英雄虽在一时功绩卓著,但其真正价值和贡献却可能被后世遗忘或误解。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的质疑,以及对英雄人物命运的同情。
尾联“荒祠尚枕陉间道,涧水空传哽咽声”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庙宇景象,祠堂位于井陉的道路旁,涧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英雄的哀伤。这一景象既是对前文主题的呼应,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探讨了功名与命运、真相与记载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