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贱辰买舟抵北溪课耕时儿孙及叶印峰堪舆蔡同州楷书同行而西席黄悟一亦尾舟后至呼卢剧饮颇属胜游为赋近体四首(其四)

进修惭匪据,七月愧生申。

绿树多啼鸟,青山一病臣。

松杉云露湿,场圃蒿莱春。

锦缆中流放,何劳更问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谦逊自省的口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家庭团聚的珍惜之情。

“进修惭匪据,七月愧生申。” 开篇即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学识修养的谦虚态度,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七月,不仅指农历七月份,也暗含岁月如流之意,诗人以此自省,表达出对时光易逝、自我提升不足的愧疚之情。

“绿树多啼鸟,青山一病臣。” 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绿树环绕,鸟鸣声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青山一病臣”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山中的一名病人,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暗含了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关注。

“松杉云露湿,场圃蒿莱春。” 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松杉在云雾中显得更加苍翠欲滴,场圃上长满了野草,透露出春天的生机勃勃。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季节变换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锦缆中流放,何劳更问津。” 最后一句以“锦缆中流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乘船畅游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何劳更问津”则暗示了诗人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无需再寻求外界的认可或指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家庭团聚的珍惜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充满了生活哲理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后中秋小集

一年一度中秋月,两度中秋两度明。

绮席露生珠树湿,银河倒影玉帘清。

昔瞻五色重轮晓,今觉浮光满宙横。

好景况逢过众妙,何妨再醉凤皇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黄文学归将乐兼怀尊人天池

叔度遥千里,神驹特问奇。

昔称骑竹者,今访杖藜谁。

畏垒㜞非据,并州慰所思。

玉华翘首处,何以泛天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吴生归上杭令祖学斋

寂寞开三径,邯江到海涯。

杏坛培奕叶,梧砌长繁枝。

潦倒㜞黄发,文章羡白眉。

一杯临祖道,千里慰襟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送志莘杨别驾归信州别驾为少宰端洁公子(其一)

才名屈指有谁优,五色凤毛自寡俦。

骥足繇来迷俗品,娥眉何事妒清流。

满途攀卧千年舄,数卷图书一□舟。

君去无烦频惜别,海滨棠下思还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