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回寄长沙诸君

日月行踪两不留,新交故友孰从游。

归人夜夜听山雨,落雁声声下郡楼。

万壑盘来趋鄂渚,千峰断处是潭州。

别离倏忽真成老,青草湖边对暮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旅途中所见之景与内心之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日月行踪两不留,新交故友孰从游”以日月无常、新旧朋友难聚为喻,表达了时光易逝、友情难留的感慨。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两不留暗示了无法把握和留住时间的无奈;新交故友孰从游则表达了在旅途中与朋友相聚的短暂与不易。

颔联“归人夜夜听山雨,落雁声声下郡楼”描绘了一幅夜晚山雨绵绵、雁群南飞的画面。归人指诗人自己,夜夜听山雨,既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落雁声声下郡楼,则借雁群南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故乡的眷恋。

颈联“万壑盘来趋鄂渚,千峰断处是潭州”描绘了沿途壮丽的山水景色。万壑盘来,千峰断处,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与对旅途的欣赏。

尾联“别离倏忽真成老,青草湖边对暮秋”总结了诗人对别离与老去的感慨。别离倏忽,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成老者,表达了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叹。青草湖边对暮秋,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友情、自然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岳州城上

高接云霄下石矶,城头终日敞清晖。

孤筇落照同千里,白水青天各四围。

山自衡阳皆北向,雁过汇外更南飞。

人閒好景湘波上,却照新生白发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汉口竹枝辞(其一)

扬州锦绣越州醅,巨木如山写蜀材。

黄鹤楼头望镫火,夜深江北估船来。

形式: 词牌: 竹枝

汉口竹枝辞(其二)

蜀江水长汉江低,江水东流也向西。

霜后西风江尽落,可怜离别汉阳堤。

形式: 词牌: 竹枝

信阳

已逢秋雁下江沱,更望飞蓬捲大河。

短日人行鄳阨少,长淮山绕义阳多。

水源四渎思乘檋,地险三关每荷戈。

海内艾安轺传缓,独将停策问岩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