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文丞相

嗟哉此纲常,一朝已散失。

臣岂无贤良,君岂有惭德。

君臣义未明,大道致闭塞。

谁实笃忠贞,矢志不可屈。

先生真英豪,提戈呼叱咤。

一心收桑榆,戎行瞻黼黻。

间关五岭南,誓师存百粤。

有仍田一成,足以张征伐。

南阳戴真人,足以兴汉室。

天道岂无知,为此冠裳恻。

昨闻战城南,王师奋鈇钺。

万马似群羊,斗败鼓声竭。

百年养士恩,报之在朝夕。

多惭迟暮身,涕泪望乡国。

形式: 古风

翻译

唉,这伦理纲常,一日之间已消失殆尽。
我难道没有贤良之臣?君主难道没有羞耻之心?
君臣之间的道义不明,大道因此受阻。
谁能够坚定忠诚,意志坚不可摧?
先生真是英雄豪杰,手持武器大声呼喝。
他一心想要挽回颓势,军队期待他的领导。
他征战至五岭以南,誓言要保全百越之地。
只要有一成有仍田的土地,就足够发动征伐。
南阳的戴真人,足以振兴汉朝的基业。
上天难道不知情,对此世事感到悲痛。
昨日听说在城南激战,朝廷军队挥舞斧钺奋力战斗。
百万马匹如同群羊,战斗中败退,鼓声渐弱。
长久以来养育士人的恩情,应在短时间内回报。
我深感自己年老力衰,含泪遥望故乡。

注释

嗟哉:感叹词。
纲常:伦理纲常。
岂:难道。
惭德:羞耻之心。
义未明:道义不明。
大道:天下大道。
闭塞:受阻。
笃忠贞:坚定忠诚。
矢志:意志。
英豪:英雄。
提戈:持武器。
桑榆:比喻晚年。
黼黻:古代礼服上的花纹,象征权力。
五岭:南方山脉。
百粤:泛指南方地区。
有仍田:古代地名。
张征伐:发动战争。
戴真人:道教中的仙人。
兴汉室:振兴汉朝。
天道:天意。
为此:因此。
冠裳:指代世间。
恻:悲痛。
战城南:在城南作战。
奋鈇钺:挥舞斧钺。
万马:百万马匹。
群羊:比喻溃败的军队。
鼓声竭:鼓声停止。
百年:长久。
报之:回报。
迟暮:年老。
涕泪:眼泪。
乡国:故乡。

鉴赏

这首诗以感慨深沉的笔调,表达了对纲常伦理衰落的忧虑,以及对文丞相蔡郁忠诚与英勇的赞扬。诗中指出,尽管君臣之间的道义不明,导致大道闭塞,但仍有像文丞相这样的忠贞之士,手持武器,振臂高呼,意图挽回颓势,恢复国家秩序。他南征五岭,誓言保境安民,即使只有少量土地,也足以支撑军事行动。诗人还提到,文丞相如南阳的戴真人,具有复兴汉室的能力。诗中对战争的描述,显示出对朝廷军队的失望,以及对文丞相及时出兵报效国家的期待。最后,诗人自谦年事已高,但仍含泪期盼文丞相能早日平定战乱,回归故乡。整首诗情感激昂,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收录诗词(1)

蔡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堂诗

世情日浅道情深,悔不林泉早脱簪。

一世简编贻后叶,百年香火奉先心。

诗缘好句须亲录,酒到浓时辄倩斟。

于此更无关意事,时携诸幼步花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云门寺

忆昔云门月正明,烦襟消尽觉神清。

林泉自濯尘埃事,松桧静含风雨声。

山鬼听经藏户牖,野猿偷果堕檐楹。

几年京洛缁尘满,何日临流一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灵岩道光大师

僧读儒书举世稀,惟师精学出尘机。

上都香火安禅久,东国林泉徇众归。

道在莫从形相索,身閒都觉利名非。

灵岩到日秋应晚,还写新诗遍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南京种山药法(其二)

润还御水冰霜结,荫近尧云雨露偏。

自裹自题还自愧,揠苗应笑宋人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