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谢宗可的《晓色》描绘了一幅清晨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远似烟霏近又空”,形象地写出晨雾弥漫,远处如轻烟缭绕,近处又似乎空灵虚无,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接着,“非明非夜两朦胧”进一步强调了黎明时分光线不明不暗的特点,万物在微光中若隐若现。
“一天清露洗难退”写出了清晨露水晶莹,仿佛洗净了一天的尘埃,但又难以完全褪去,暗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接下来,“几树暗云遮不穷”描绘了淡淡的云层在树梢间穿梭,虽有遮挡,却并未完全阻断视线,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画角楼台浓淡里,残灯院落有无中”通过画角声和楼台的轮廓,以及院落中摇曳的残灯,展现出破晓时分的静谧与动态交织。最后两句,“苍茫半逐鸡声散,又被朝阳染作红”,鸡鸣声驱散了部分朦胧,而朝阳初升,将整个画面染上一片红晕,寓意着新的一天正式来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象,既有静态的景致,又有动态的声音,展现了晓色的韵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