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都赋

汉遭阳九运,无复见中兴。

不闻黄屋处,郊野蔽旗旌。

三人已成虎,况阻三国兵。

扬尘日月暗,喋血郊原腥。

作都虽云美,其如九鼎轻。

十年翰墨手,摸写费丹青。

人与骨俱朽,山川空炳灵。

吾怀鲍明远,寂莫赋芜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读三都赋》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诗中以“汉遭阳九运,无复见中兴”开篇,表达了对汉朝衰败的感慨,指出在遭遇天灾人祸的时期,国家难以重现盛世景象。接着,“不闻黄屋处,郊野蔽旗旌”两句,描绘了战乱时期,皇宫寂寥,郊野满目疮痍,旗帜和旌旗被遮蔽的凄凉景象。

“三人已成虎,况阻三国兵”运用了“三人成虎”的典故,形象地说明了谣言或虚假信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并被信以为真,同时也暗指三国时期的复杂战争局势。接下来,“扬尘日月暗,喋血郊原腥”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尘土飞扬,日月失色,战场上鲜血遍地,腥气冲天。

“作都虽云美,其如九鼎轻”则表达了对建都的赞美,但随即指出,即使都城再美丽,也无法承载国家的重负。最后,“十年翰墨手,摸写费丹青”感叹十年间文人墨客的努力,却难以描绘出国家的全貌,比喻艺术创作的局限性。

“人与骨俱朽,山川空炳灵”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永恒与短暂的对比思考,人终将逝去,而山川依旧,自然之美永存。最后一句“吾怀鲍明远,寂莫赋芜城”则是诗人自比鲍照,表达了对过去繁华不再的哀叹,以及对当前寂寞景象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战争残酷、艺术局限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94)

谢薖(宋)

成就

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经历

不详

  • 字:幼盘
  • 号:竹友居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074~1116

相关古诗词

田父招饮不赴

万钱供食如嚼蜡,百壶载酒如饮水。

要知自古穷达人,脱略世味皆如此。

经旬不逢南邻伴,曲肱聊寄北窗底。

田父剥喙扣我门,颇应昨夜灯花喜。

殷勤揽衣谢父老,陶令爱酒今朝止。

伏雌可杀葵可羹,他日薄饭招邻里。

吾君恭俭似文帝,勿为酒醪伤谷米。

形式: 古风

喜雨

涉冬无一雨,玄冥阻骄阳。

上田尘沙飞,下田蒲稗荒。

锄犁不入土,龙具挂壁墙。

村居巷无井,抱瓮汲长江。

汲多恐流绝,无以饮牛羊。

昨宵天意动,浮云霾月光。

洒然润物功,洗苏及枯杨。

先帝剑弓冷,小臣涕泪滂。

属闻建中号,讴歌腾路傍。

雨从膏泽沛,风与和气翔。

山林独何幸,预喜沾稻粱。

尚能赋时雨,激烈歌阜康。

形式: 古风

余赋野香亭前木犀花二小诗盛称此花之妙而江迪彝赋梅花诗以反之往返唱和十数篇二花优劣未决故复长韵示之

君不见杜陵布衾冷如铁,朝来米尽炊烟绝。

偶然乘兴江上行,无奈被花恼不彻。

城南陋巷在江侯,读书蒲团生虮虱。

吟成少陵七字诗,酷爱梅花似冰雪。

竹友道人端可嗤,颔髭如棘手如龟。

从来口业洗未尽,醉吐狂辞歌木犀。

赏花自是少年事,出口未觉吾侪痴。

我今束缚喙三尺,勿与世俗争妍媸。

空花遍世不碍眼,淡如云水老禅师。

形式: 古风

寄题王立之赋归堂

小官五斗米,达官五鼎食。

均有怀禄心,细大各封殖。

疾驱挽不还,此辈车毂击。

王侯生绮纨,雅意在山泽。

颇赋归去来,作堂慰休息。

似闻一尊酒,醉眼分青白。

何时上君堂,酌酒话畴昔。

和君五字句,想望柴桑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