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岁依脩竹,三时看好花。
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
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
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苕溪边的生活情趣与心境。诗人以“半岁依脩竹,三时看好花”开篇,生动地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生活状态。修长的竹子和盛开的花朵,不仅为他的居所增添了生机与美感,也映照出他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接着,“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诗人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更倾向于通过品茗来品味生活的真谛。惠泉酒与壑源茶,都是当时名贵的饮品,但诗人却选择“懒倾”与“点尽”,显示出他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超过物质享受。
“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的情景。在群山的陪伴下,他们谈论着共同的兴趣与爱好,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有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最后,“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诗人回到日常生活中,继续研读古籍,思考人生。这里的“蠹简”指代书籍,而“故巢嗟”则可能暗含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友情和学问的深厚情感。
不详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
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
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
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
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
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
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
暖衣兼饱食,但觉愧梁鸿。
旅食缘交住,浮家为兴来。
句留荆水话,襟抱卞峰开。
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
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
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
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
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