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满庭芳·烟》由清代词人黄畹所作,其文笔细腻,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南国烟雨迷蒙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开篇“南国三千,东亭十二”,以宏大之景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烟雨朦胧的南方世界,三千南国的广阔与东亭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静谧的氛围。接着“纷纷尽是烟花”一句,点明了主题——烟雾与花的交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喻了人生的飘渺与美好。
“天香一阕,别谱小樊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将烟雾比作天香,暗示了烟雾中的神秘与高洁,同时“小樊家”则可能象征着一个隐秘而美好的所在,引人遐想。接下来“雅有仙人佳制,多情处、语带霏霞”两句,通过仙人佳制的比喻,表达了对烟雾中蕴含的高雅与多情的赞美,霏霞则增添了画面的浪漫色彩。
“且莫问、明妃梦里,草色满天涯”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王昭君(明妃)的梦境与广阔的草原景色联系起来,既展现了历史的深远,也寓意了人生的无常与广阔。最后“奈相思无限,离离红豆,片片青鸦”几句,通过红豆和青鸦的意象,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红豆象征着爱情的忠贞,青鸦则可能寓含着孤独与哀愁。
“怎春风不到,清兴都赊”两句,表达了对春风未至、清雅之兴难以实现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如意与追求的落空。“那识个中滋味,争辨得、宜酒宜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言表,无论是酒还是茶,都无法完全表达其中的深意。
结尾“黄昏后,携樽独对,芳气两周遮”以黄昏时分的场景收尾,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独自饮酒、品味生活的画面,芳气的遮掩则增添了一种神秘与宁静的氛围,整个词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