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月

小楼凉不寐,白月静娟娟。

半岭含秋气,千林灭晚烟。

海边烽火动,塞上羽书传。

此夜关山曲,寒光万里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楼中人对月色的沉思与外界动态的感知。

首句“小楼凉不寐”,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小楼之上,凉风习习,却难以入眠,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思绪纷扰。接着,“白月静娟娟”一句,以“白月”为视觉中心,描绘出月光如水般柔和、清静,娟娟二字则赋予了月光以女性化的柔美特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半岭含秋气,千林灭晚烟”两句,视角由近及远,从楼中望向远处的山岭与林木。山岭间似乎蕴含着秋日特有的气息,而千林之中,晚烟已散,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海边烽火动,塞上羽书传”两句,将视线转向远方,海上的烽火和边塞的羽书传递,象征着外部世界的动荡与战争的威胁。这种内外对比,既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此夜关山曲,寒光万里悬”收束全诗,将思绪拉回眼前,强调了此刻的关山之景,寒光万里的月色如同悬挂在天际的明灯,既照亮了大地,也映照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月夜景色,也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萝轩

室成无四壁,为藉绿萝阴。

五月清风至,空庭白日深。

野花犹恋树,径竹未成林。

幸少藩篱隔,长堪对远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田父

欣承田父过,相对亦陶然。

泥客携村酒,迎神醵社钱。

禾麻新受雨,桑柘远成烟。

解问兰台史,还书大有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晓望

早凉开野曙,迥眺出岩扉。

日旭风吹面,林香露湿衣。

流莺深树语,掉雀野田飞。

来往逢村叟,相将荷蓧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偶成

传道东封事,扶桑路渺漫。

不成威百粤,何取度三韩。

零落王人节,低垂大将坛。

可怜当日画,犹欲斩楼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