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
扁舟不为鲈鱼去,收取声名四十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呈外舅孙莘老二首》(其一)中的第一句。黄庭坚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画面:在繁华喧嚣的都市长安(九陌黄尘)中,诗人戴着乌帽,身处尘世纷扰;然而他的心却向往着江南的湖光山色,那里的五湖春水荡漾,白鸥自在飞翔。他表达出自己并非仅仅为了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鲈鱼之喻,典出《晋书·张翰传》),而是为了声名而坚守四十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淡泊。这一句寓言性很强,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君家秋实罗浮种,已作累累半拂墙。
莫遣儿童酸打尽,要看霜后十分黄。
沈水衣笼白玉苗,不蒙湔拂苦无聊。
烦君斫取西庄柳,扶起春风十万条。
凡花俗草败人意,晚见琼蕤不恨迟。
江左风流尚如此,春功终到岁寒枝。
诗书传女似中郎,杞菊同盘有孟光。
今日鹧鸪鸣蹇蹇,他年鹦鹉恨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