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兴与俞犀月》是清代诗人周筼所作,通过对比自身与朋友俞犀月的生活境遇,表达了对人生、社会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
首联“朝看玄发暮垂丝,炊黍光阴更几时”,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描绘了岁月无情,从早晨的黑发到傍晚的白发,如同炊煮黍米的时间一样,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颔联“衣食老为诸子役,文章贱比百工师”,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无奈。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劳碌,只为子女谋生计,而自己的才华却如同文章一般,被贬低为工匠之流,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与认可。
颈联“故人裘马青云迥,小径松篁白露滋”,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朋友俞犀月生活的优裕与自己生活的艰辛。故人裘马,意指朋友生活富足,地位显赫;而自己则在小径上,松竹间,感受着白露的滋润,暗示了诗人对现状的自嘲与无奈。
尾联“和汝倡予真不恶,南村那遂卜邻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向往。即使生活境遇不同,但能与朋友唱和,共赏自然之美,也是一种难得的快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未来能在南村与朋友成为邻居的愿望,体现了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社会公正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