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终南山后的情景和心境。起始两句“晨策终南首,顾望咸阳川”表达了诗人清晨骑马登上终南山之巅,回眸望向咸阳城的壮丽景色,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心态。
接着,“戚里溯层阙,甲馆负崇轩”中,“戚里”指的是宫墙或城垣,“甲馆”则是用木材制成的精美建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所见的壮丽宫殿和城堡,反映出古代对权力与威严的追求。
“复途希紫阁,重台拟望仙”表达了诗人继续攀登,希望达到传说中的神仙居所——紫阁,以期望得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望仙”体现出古人对于长生不老、精神寄托的一种向往。
下面两句,“巴姬幽兰奏,郑女阳春弦”是对音乐的描写。“巴姬”指的是古代巴国的女子善于演奏瑟,“郑女”则是郑国女子擅长弹琴。这两句通过音乐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享受。
“共矜红颜日,俱忘白发年”中,“矜”意为珍视或喜爱,这里指的是对青春岁月的珍惜,同时也表现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感慨。
“寂寥茂陵宅,照曜未央蝉”一句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辽阔的景象,“寂寥”形容环境的清冷与安静,“茂陵”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或高官的墓地。这里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宁静致远的情怀。
最后两句,“无以五鼎盛,顾嗤三经玄”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和学问智慧的态度。“五鼎”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和富饶,而“三经”则是指儒家经典中的《易》、《书》、《春秋》等。这里,诗人表明自己对物质享受不感兴趣,更重视精神层面的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宫殿、音乐、时光流逝以及学问智慧的描绘和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之地的追求,以及对于精神寄托与超越物欲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