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其二)

皇元兵势克樊襄,南下临安事可伤。

玉牒无光随建业,金闺遗址属僧房。

年深堤柳还春色,岁晚宫梅尚暗香。

景物不殊人事改,六桥风月几炎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都城杭州(即钱塘)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的对比,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淡淡的哀愁。

首联“皇元兵势克樊襄,南下临安事可伤”开篇便点明了历史背景,元军攻占襄阳,随后南下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暗示了南宋末年的危局与国破家亡的悲惨命运。

颔联“玉牒无光随建业,金闺遗址属僧房”进一步描述了南宋覆灭后皇宫的荒凉景象。玉牒象征皇家宗谱,无光暗示其辉煌不再;建业指南京,是宋朝迁都之地,这里暗含了南宋政权的转移与衰败。金闺原为皇宫内廷,如今却成了僧人居住的场所,对比强烈,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颈联“年深堤柳还春色,岁晚宫梅尚暗香”转而描写自然界的生机与永恒。堤上的柳树年复一年地迎来春天,宫中的梅花在岁末依然散发着幽香。这两句以自然界的循环不息反衬出人类历史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存的向往。

尾联“景物不殊人事改,六桥风月几炎凉”总结全诗,指出尽管自然景观依旧如故,但人事已非,江山易主,世事沧桑。六桥指的是西湖边的六座桥梁,风月代表美好的景致与情感,炎凉则暗示了世态炎凉与时光流转。这一联深刻揭示了历史变迁中不变与变化的辩证关系,以及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对比,抒发了对南宋灭亡的哀悼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

收录诗词(3)

赵宜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其三)

繁华胜景误前朝,留恋湖山锐气销。

七世衣冠还寂寞,百年宫苑总荒寥。

屯营将士符天命,故国君臣恨海潮。

天堑风涛犹莫恃,寒更梦觉雨潇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

前朝遗老尽销磨,感慨临风发浩歌。

地辟天开新日月,龙飞凤舞旧山河。

西湖夜雨红莲少,南苑秋风碧草多。

惟有浙江潮水好,年年此日涨鲸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

南渡戎衣寄海壖,中原王气集幽燕。

寒潮落日三千里,秀麦东风六十年。

梦里玉鱼无葬地,劫馀金像出中天。

谁知客子登临处,已后当时尚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

自是东迁染路尘,鲁论谁识旧君臣。

龙飞凤舞山如旧,国破家亡恨莫伸。

潮水不来风正冷,梅花吹落韵偏新。

巍巍白塔胡僧醉,一卷金经奉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