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叹景禅吟》由唐代道怤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景禅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首句“叹汝景禅去何速”,诗人感叹景禅的离去如此之快,表达了对景禅的不舍之情。接着“虽不同道当眼目”一句,指出虽然道路不同,但景禅的眼睛依然明亮,寓意着即使在不同的道路上,也能保持清晰的视野和洞察力。
“个今永却不曾亏,地水火风还故国”两句,诗人赞美景禅如同大地、水、火、风一样,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保持不变的本质,回归本源。这种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景禅的内在精神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好也好,也大奇,忙忙宇宙几人知”三句,诗人赞叹景禅的品质卓越,同时感叹在忙碌的宇宙中,能够理解并欣赏这样的人是多么难得。这里不仅赞美了景禅的个人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真正价值的深刻思考。
“莹净宁閒追路绝,青山绿嶂白云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通过“莹净”、“宁閒”、“绝”等词,表现了景禅内心的纯净与自由,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歌好歌,笑好笑,谁肯便作此中调”强调了景禅的生活态度,无论是歌唱还是欢笑,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表达,而非为了迎合他人。这体现了诗人对真我表达的推崇。
“难提既与君奏机,其肯无不谐其要”表达了景禅与诗人之间的默契与理解,即使面对复杂的问题,也能找到关键点并达成共识。
“格志异,气骨高,森萝咸会一灵毫”赞扬了景禅独特的性格与高尚的气质,各种元素汇聚于其一身,展现出非凡的魅力。
“虽然示作皆同电,出岫藏峰徒思劳”通过“电”的比喻,说明景禅的行为迅速而有力,如同闪电一般,而“出岫藏峰”则暗示了景禅的行踪难以捉摸,仿佛云雾中的山峰,给人留下无限遐想。
“希奇地,剑吹毛,脱罩腾笼任性游”进一步描绘了景禅的自由与不羁,如同剑锋般锐利,能够轻易穿透束缚,任意游走于天地之间。
“此界他界如水月,几般应迹妙逍遥”最后两句总结了景禅的存在如同水中之月,既真实又虚幻,无论在哪个世界都能自在游走,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景禅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真我、自由与和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