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展墓归哀感》是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其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岁时瞻拜倍伤神”,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每逢特定时节前往墓地祭拜时内心的沉重与悲伤。这里的“瞻拜”不仅指实际的祭拜行为,更蕴含着对已故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倍伤神”三字则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哀愁。
接着,“回首中庭泪满巾”一句,诗人将思绪从墓地拉回家中,以“中庭”作为过渡,暗示了对家庭生活的回忆与反思。在这一瞬间,诗人仿佛看到了往日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逝者的怀念,还有对过去幸福生活的追忆。泪水满巾,不仅表现了诗人情感的激荡,也象征着对失去亲人的无尽哀悼。
后两句“斯道未闻缘底事,直惭温饱负吾亲”,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与对亲人的责任。他自问为何未能在生前更好地理解或实践某种道理(斯道),以至于在亲人去世后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与不足。这不仅是对自身未能尽孝的自责,也是对未能让亲人感到满足与骄傲的愧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未能给予亲人更多关爱与陪伴的遗憾,以及对未能使亲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的内疚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自我反省,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中的深情与内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