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杂诗十八首(其七)

七十盘山寺,伽蓝半忘名。

行宫摇落后,羁客去来情。

玉辇埋荒草,金轮迫上清。

乾隆朝士尽,空望月华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平谷地区的一处古寺,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淡淡的哀愁。诗人以“七十盘山寺”开篇,暗示了寺庙所在的地理位置险峻,历经七十年的盘旋山路才能到达,这本身就带有一种神秘与古老的气息。接着,“伽蓝半忘名”一句,既是对寺庙年久失修、名字被遗忘的描述,也暗含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

“行宫摇落后,羁客去来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行宫,本是帝王巡游时临时居住的地方,此处借指寺庙,暗示了寺庙曾经可能作为某种重要场所的存在,而现在却如同行宫般衰败,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羁客,指的是漂泊在外的人,这里的“去来情”既是指羁客的离别与重逢之情,也是对寺庙过往繁华与今日落寞的对比。

“玉辇埋荒草,金轮迫上清”两句,通过“玉辇”和“金轮”的对比,展现了从皇家尊贵到如今的荒凉景象。“玉辇”象征着皇家的荣耀与权力,“金轮”则可能暗指佛教中的法轮,象征佛法的传播与力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寺庙的现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最后,“乾隆朝士尽,空望月华明”点明了时间背景,乾隆朝士尽,意味着清朝的文人士大夫已经逝去,只剩下月光下的寺庙显得格外明亮,但这份明亮中却透着一丝孤寂与冷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与个人的情感交织,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的怀念。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谷杂诗十八首(其八)

搓手胡桃核,熏笼栗子花。

居人閒织罽,官长冷排衙。

荒集惟挑菜,山池见沤麻。

此乡原可隐,叹息待移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平谷杂诗十八首(其九)

野鹿衔花去,苍茫望寝陵。

边城秋牧马,猎户晚调鹰。

药笼逢行估,黄差走驿承。

年时秋露感,流涕话山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平谷杂诗十八首(其十)

五亩公田秫,千条陌上桑。

秋迟逢岁闰,酒熟始宵长。

蜀黍霜匙滑,巴菰露叶香。

天涯流浪处,閒坐得思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平谷杂诗十八首(其十一)

理易发残箧,前贤忧患书。

沉吟还自信,窃比意何如。

卖卜辞桥市,称医惜隐居。

自怜拙生计,秋雨采蘼芜。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