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二首(其二)

烧笋云边寺,收茶雨后山。逢人笑指隔溪烟。

家在白鸥湾。一棱秧针已绿。春涨拍堤初足。

缡褷鹅鸭乱青茭。散步过斜桥。

形式: 词牌: 巫山一段云

鉴赏

这首《巫山一段云二首(其二)》描绘了清幽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

“烧笋云边寺,收茶雨后山。”开篇即以“烧笋”和“收茶”两幅画面,展现了山间农事活动的生动场景。云边的寺庙与雨后的山峦相映成趣,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逢人笑指隔溪烟。家在白鸥湾。”接着,诗人通过“逢人笑指”的细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淳朴。隔溪的轻烟,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生活的温馨与安宁。而“家在白鸥湾”一句,则将读者的想象引向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居住地,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

“一棱秧针已绿。春涨拍堤初足。”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绿色的秧苗在田间生长,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春水上涨,轻轻拍打着河岸,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成长。这些景象不仅美不胜收,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敬畏。

“缡褷鹅鸭乱青茭。散步过斜桥。”最后两句以鹅鸭戏水、青茭摇曳的场景,以及漫步过斜桥的动作,将画面推向了高潮。鹅鸭的悠闲自得,青茭的生机勃勃,与人的散步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斜桥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象征着生活的道路,引导人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宁静的田园风光,以及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读来令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225)

王时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二首(其一)

翠鬟粉颈。露坐裙襦明月映。雪样轻纱。

两点红余绣履花。深堂风软。六尺含漪湘簟展。

好放银钩。隔帐荷香夜更幽。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二首(其二)

广庭清绝。几树辛夷开白雪。看到深更。

一色惟应待月生。衣裳淡素。却立风前香暗度。

悄忆前欢。如玉人人也唤兰。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破阵子

小院霏霏雨过,新梧叶叶阴清。

宿蝶倒栖犹未稳,雏燕低飘便觉轻。午阑天半晴。

六扇红纱深掩,斜阳一角微明。

不道送春归去后,更有闲愁约略生。倦眠金栗屏。

形式: 词牌: 破阵子

少年游

石榴深院背花眠。细雨熟梅天。

霎时惊起,远林鸠唤,霁色断虹边。

江帆片片随云去,何处问归船。

记得年时,凤团卢橘,共对一炉烟。

形式: 词牌: 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