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见芝岩驾鹤翁,抱琴归去悄无踪。
黄花似有东篱旧,山后山前取次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再经太平观访沈道士不遇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不见老友沈道士为背景,通过描绘不见芝岩仙翁驾鹤远去,以及黄花在山间随意开放的画面,表达了对沈道士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不见芝岩驾鹤翁,抱琴归去悄无踪"这两句描绘了道士飘然离去的场景,富有神秘色彩;"黄花似有东篱旧,山后山前取次逢"则借黄花的盛开,暗示了诗人与沈道士虽未相遇,但心中仍怀有旧日的友情,且期待在山水之间再次邂逅。整体上,此诗流露出诗人对人迹罕至、自然恬淡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行客寻山去又回,羽人依旧未归来。
洞门不锁清风入,黄叶无言下翠苔。
几慕功名逐转蓬,既无成就苦为悰。
不如归听华亭鹤,耆旧于今忆二龙。
少年心志欲摩空,渐老卑飞悔满悰。
早悟割鸡堪饱腹,不须辛苦学屠龙。
故人方信落江东,开解愁颜与病悰。
自笑漫生湖海上,略无豪气似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