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村潇洒。雪径人回驾。一槛谁移春造化。
郁郁香浮月下。青绫半护冰姿。宛然临水开时。
说与绿毛幺凤,不妨倒挂虬枝。
这首元代白朴的《清平乐·李仁山槛中蟠桃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冬日景象。"前村潇洒",开篇便给人以村庄清新脱俗的感觉,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和自然之美。"雪径人回驾",进一步描绘了踏雪归来的画面,透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
"一槛谁移春造化",诗人惊叹于梅花在冬季绽放,仿佛是春天的力量被巧妙地移到了这栏杆之内,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造化的神奇。"郁郁香浮月下",梅花的香气在月光下弥漫,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青绫半护冰姿",用青色的绸缎轻柔地包裹着梅花,既突出了梅花的娇嫩,又体现了主人的呵护之情。"宛然临水开时",形容梅花如同在水边自然开放,生动地刻画了其姿态。
最后两句"说与绿毛幺凤,不妨倒挂虬枝",诗人似乎在对花儿低语,让它不必拘泥于常规,可以随意地挂在树枝上,甚至倒挂,流露出诗人对梅花自由自在生长的欣赏和鼓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梅花盛开的冬日画卷,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不详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碧云叶底。万点黄金蕊。更看蔷薇清露洗。
泽国秋光如水。余生牢落江南。幽香鼻观曾参。
见说小山招隐,梦魂夜夜云岚。
玉肌消瘦。彻骨熏香透。不是银台金盏酒。
愁杀天寒翠袖。遗珠怅望江皋。饮浆梦到蓝桥。
露下风清月惨,相思魂断谁招。
箜篌朱字。梦觉参差是。不种仙家白玉子。
着甚消□好事。桃花门外重重。一言半语相通。
萦损题诗崔护,几回南陌春风。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