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日闲居》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描绘了诗人于秋日里在茅屋中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
首句“茅屋秋风斗破除”,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风凛冽,茅屋摇曳的画面,透露出一种清冷而坚韧的氛围。接着,“萧骚浑似浣溪居”一句,将茅屋的环境与浣溪居相比较,通过“萧骚”二字,形象地描绘出秋风中的茅屋显得更加宁静与脱俗,仿佛远离尘嚣,独享一份清幽。
“青山侍坐从吾好,黄帽笼头与俗疏”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青山作为陪衬,仿佛是诗人的忠实伴侣,而“黄帽笼头”则暗示着诗人与世俗保持距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赖有园官能送菜,可无溪友解留鱼”两句,通过园官和溪友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园官送来新鲜蔬菜,溪友留下美味的鱼,这些日常小事都让诗人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与满足感。
最后,“从今辄莫惭枵腹,一饱须烦插架书”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精神食粮的重视。他不再为物质的匮乏感到羞愧,而是认为饱读诗书才是真正的满足。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秋日闲居》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世界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