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乐天坟

乐天本才士,羽仪初颉颃。

脱身避祸机,遂得林泉尚。

生爱香山游,死亦香山葬。

悠悠醉吟魂,终古填幽圹。

小堂松桧间,跻攀白云上。

春日照伊流,素波明演漾。

草树岂有情,一步一回望。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对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的敬仰与怀念之作。首句“乐天本才士”直接称赞白居易的才华横溢,接下来“羽仪初颉颃”则比喻他的文学成就如同鸟中之凤,初次展翅飞翔。白居易选择隐退以避祸,得以享受林泉之乐,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中提到白居易生前热爱香山游历,死后也葬于香山,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深眷恋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悠悠醉吟魂,终古填幽圹”描绘了诗人醉心于诗歌创作的灵魂,永远长眠在静谧的墓地之中。小堂建在松桧之间,象征着高尚品格,登高望远,可见诗人对先贤的景仰。

最后两句“春日照伊流,素波明演漾”,通过描绘春日阳光照耀在白乐天墓旁的流水,以及清澈波光,寓言了白居易的诗文如江河般流传不息。诗人感慨草木无情,却因白乐天而生出情感,每一步都充满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蔡襄的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赞美了白居易的人格魅力和文学贡献,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先贤的敬仰和对自然的向往。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过皇甫侍郎

丈人几八十,岁晚益穷经。

阴阳判九六,天地环丙丁。

初若发泉穴,渐已澄沧溟。

所宝非世有,愿充天子庭。

问我久京国,鬓发何星星。

无乃矜才能,吐论生风霆。

不尔负洁修,扬眉自娉婷。

昏翳本来性,憔悴百岁形。

子知大方家,真精潜杳冥。

万化一相遇,起灭如秋萤。

而于须臾间,计较罍与瓶。

膏消见远照,水烬闻馀馨。

唯公恳恳诲,敢怠拳拳听。

追思向践历,愧汗曾未停。

决然趋所适,金刀贵发硎。

去矣汴流驶,薰风送扬舲。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即惠山煮茶

此泉何以珍,适与真茶遇。

在物两称绝,于予独得趣。

鲜香箸下云,甘滑杯中露。

当能变俗骨,岂特湔尘虑。

昼静清风生,飘萧入庭树。

中含古人意,来者庶冥悟。

形式: 古风

怀文雅俨上人

填填车马走沙尘,中有伊人离俗氛。

千里不逢京下信,五年虚断海边魂。

何穷世事秋林叶,自在心灵晚岫云。

闻道西堂今粹隐,暮钟朝磬欲何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李山英以疾归田客有言山英移书石守道者因摭取其略作诗以送之

吾友守道气刚劲,丑邪扶直出天性。

意高身贱无所发,胸中事事先后并。

襄尝畏其大勇果,愿以中直为得正。

忽闻鲁士李山英,移书告之要力行。

曰今天下最急务,边头战守羌夷横。

异术纷回蠹化原,佞夫欺巧疵邦政。

生民失职馈敛繁,势若久旱方雩禜。

安得快雨洗长空,万物萧森蒙大庆。

古人有以身徇言,前者已僵后者更。

况值朝廷上宽大,苦谏兼容天子圣。

我疾不幸子可属,或列封章或庭诤。

勿学得路世俗儿,软语妖歌日酣醟。

乃知山英落落者,支革虽疲心愈竞。

予思物理似颠倒,难用智愚准衰盛。

贤豪既少遇又稀,或老且困壮而病。

就令贵显亦迍踬,尤触阴机石临阱。

一思九叹起呼天,何等官曹司是柄。

由来宰主都冥寞,用舍惟时穷达命。

山英归去亦何恨,门外无尘春色净。

回看名宦似浮沤,都把雄心付觞咏。

形式: 古风 押[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