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梳怨

朝梳九叠云,到暮不成雨。

一日变千丝,只作愁机杼。

愁至云成幕,小雨和丝落。

愁去脸成霞,雨霁庭下花。

折花愁雨湿,护惜鲛绡立。

蜂蝶爱花红,花心应未同。

形式: 古风

翻译

早晨梳妆时,像梳理九重云彩般细腻,但直到傍晚也没能化作雨水。
一天之中,愁绪变化万千,仿佛织布机上的千丝万缕。
愁苦深重时,愁云密布如幕,细雨伴着愁绪落下。
愁意消散,脸颊上却映出晚霞般的红晕,雨过天晴,庭院花朵更显娇艳。
担心雨水打湿花朵,我折花时小心翼翼,站立守护。
蜜蜂蝴蝶喜爱鲜红的花朵,但花儿的心思,是否也与我们相同呢?

注释

朝:早晨。
暮:傍晚。
千丝:比喻愁绪繁多。
愁机杼:比喻愁绪如织布机上的线。
云成幕:形容愁云密布。
小雨:象征愁绪。
雨霁:雨后天晴。
花:指庭院中的花朵。
折花:采摘花朵。
愁雨湿:担忧雨水打湿。
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细薄丝绸,此处借指花朵。
立:站立守护。
蜂蝶:蜜蜂和蝴蝶。
花心:花朵的中心。
未同:不相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朝梳怨》,以女子的视角,通过描绘早晨梳妆时的自然景象,寓言式地表达了愁绪的流转与消散。首句“朝梳九叠云”形象地写出女子梳妆时如云般的秀发,但“到暮不成雨”,暗示愁绪并未如雨水般倾泻而出,而是积聚在心中。接下来,“一日变千丝,只作愁机杼”进一步比喻愁绪如同纺织机上的千丝万缕,不断交织。

“愁至云成幕”描绘愁绪浓厚如乌云遮天,小雨“和丝落”则象征愁绪的点滴落下,环境愈发阴郁。然而,“愁去脸成霞”,当愁绪消散,女子的脸庞又如朝霞般明媚,雨后庭院的花朵也显得格外娇艳。“折花愁雨湿”写女子怕雨打湿花朵,反映出她对美好事物的呵护,同时也映照出她内心的敏感与细腻。

最后两句“蜂蝶爱花红,花心应未同”,以蜂蝶追求花色鲜艳为喻,暗示女子虽外表美丽,但内心的情感世界却与他人不同,她的愁苦并非外人所能轻易理解。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湖庄杂诗(其二)

野水平湖阔,云山叠嶂深。

一溪横驿道,两岸挟神林。

乱石通人迹,孤舟系客心。

几年茅苇地,松桧已侵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谢罗醴陵宏材乐府见寄

自别湘中首屡回,漏传春信一枝梅。

固知我老何须此,不与时同亦壮哉。

百里去思民父母,三年归作国台莱。

更将馀力哦新调,三百篇中著意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日者

我本无能人,简册强缠绕。

饶舌苦譊譊,外貌似了了。

应酬聊复尔,懒惰亦不少。

眨眼鼻如雷,黄昏到天晓。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赠别徐秀

出京才四日,雨雪日一县。

行遍浙江头,梦识庐山面。

相逢兄弟欢,莫作儿女恋。

归计动心旌,春风摇柳线。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