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方司马的官员在石岩中独自垂钓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为政的智慧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首联“为政委蛇不计功,却图幽致石岩中”,开篇即点明了方司马为官的风格,他处理政务时灵活变通,不拘泥于形式,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选择在幽静的石岩中垂钓,以寻求心灵的寄托。
颔联“半生心事期秋水,千尺丝纶飏晚风”,进一步刻画了方司马的生活情趣。他将一生的心愿寄托于清澈的秋水中,借助长长的钓鱼线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颈联“折狱名驰双阙北,伐棠人诵大瀛东”,转而描述了方司马的政绩。他的断案公正,名声远播京城北部,百姓们对他赞誉有加,甚至在大瀛洲东部传颂他的事迹,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
尾联“行看烦补山龙衮,未必鲈鱼属钓翁”,最后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方司马虽有补山龙衮(象征高官厚禄)的机会,但他并不贪恋权位,或许鲈鱼(象征隐逸生活)才是他真正的归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方司马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生活的赞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方司马独自垂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为政的智慧、生活的雅趣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