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李谏议柰词》由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生前功绩的赞誉以及对其离世后留下的遗憾。
首联“赞政薇垣际盛时,萧萧短发欲成丝”,以“赞政”开篇,点明逝者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薇垣”这一典故,暗示其官职之高。而“萧萧短发欲成丝”则描绘出逝者年华老去的形象,暗含岁月无情之意。
颔联“归装偏沐贤藩宠,荐剡曾蒙太宰知”,进一步描述逝者生前受到的尊崇与认可。通过“归装”、“贤藩宠”、“荐剡”、“太宰知”等词语,展现了其在仕途上的辉煌成就,以及高层对其才华与贡献的肯定。
颈联“夜月槐柯俄入梦,秋风薤露忽兴悲”,运用梦境与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夜月下的槐树似乎成为了逝者灵魂的归宿,而秋风中的薤露(一种草本植物)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哀伤。这一联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尾联“翠珉谁与铭遗德,千古无惭有道碑”,表达了对逝者品德与功绩的永久纪念。翠珉(青石)在这里象征着墓碑,诗人询问谁能为逝者留下永垂不朽的功德碑文,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质的敬仰与追思。最后一句“千古无惭有道碑”则直接表达了对逝者道德与成就的肯定,强调其精神遗产将被后人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与情感的抒发,既展现了其在政治生涯中的成就与影响,也表达了对逝者个人品质的崇高评价,是一首深情且富有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