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谏议柰词

赞政薇垣际盛时,萧萧短发欲成丝。

归装偏沐贤藩宠,荐剡曾蒙太宰知。

夜月槐柯俄入梦,秋风薤露忽兴悲。

翠珉谁与铭遗德,千古无惭有道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李谏议柰词》由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生前功绩的赞誉以及对其离世后留下的遗憾。

首联“赞政薇垣际盛时,萧萧短发欲成丝”,以“赞政”开篇,点明逝者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薇垣”这一典故,暗示其官职之高。而“萧萧短发欲成丝”则描绘出逝者年华老去的形象,暗含岁月无情之意。

颔联“归装偏沐贤藩宠,荐剡曾蒙太宰知”,进一步描述逝者生前受到的尊崇与认可。通过“归装”、“贤藩宠”、“荐剡”、“太宰知”等词语,展现了其在仕途上的辉煌成就,以及高层对其才华与贡献的肯定。

颈联“夜月槐柯俄入梦,秋风薤露忽兴悲”,运用梦境与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夜月下的槐树似乎成为了逝者灵魂的归宿,而秋风中的薤露(一种草本植物)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哀伤。这一联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尾联“翠珉谁与铭遗德,千古无惭有道碑”,表达了对逝者品德与功绩的永久纪念。翠珉(青石)在这里象征着墓碑,诗人询问谁能为逝者留下永垂不朽的功德碑文,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质的敬仰与追思。最后一句“千古无惭有道碑”则直接表达了对逝者道德与成就的肯定,强调其精神遗产将被后人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与情感的抒发,既展现了其在政治生涯中的成就与影响,也表达了对逝者个人品质的崇高评价,是一首深情且富有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寿杨内翰母作

华屋笙歌晓漏迟,露香庭戺烂金芝。

正当北阙推恩日,又是南山祝寿时。

慈竹影涵瑶席润,灵萱花映翠冠垂。

阳冈采凤方高翥,分得黄封荐玉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余佥宪致仕归南城

桂岭驱驰雪满颠,乞身深荷圣情怜。

晚香采采篱边菊,归思飘飘江上船。

醉里呼童歌白纻,閒来振策濯红泉。

不须更觅瀛洲路,老得閒居即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罗应奎左迁提举(其一)

龙飞二载状元郎,三策才陈又抗章。

忠孝不孤明主望,迂疏任笑老生狂。

同游愧我非田昼,当道知谁惜子方。

千古高名何所拟,七闽山色郁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罗应奎左迁提举(其二)

晓捧函书叩帝廷,宸旒垂听具臣惊。

丹心耿耿明秋日,劲气棱棱薄太清。

邹浩犯颜非卖直,阳城伏阁岂要名。

此行不比湘潭谪,莫赋骚辞吊屈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