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毁邪神谣》是清代诗人刘绎为鄱阳沈槐卿大令所作。诗中描绘了对邪神的破坏与谴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迷信活动的批判态度。
诗开篇“倡邪神,走男女”,点明了邪神的盛行和信徒的盲目追随。接着“袅香烟,喧铙鼓”描绘了邪神崇拜仪式的热闹场面。然而,当“县官忽来,神色如土”,揭示了官方对邪神活动的介入,使得邪神的信徒们感到恐慌,甚至在“锒铛呼喝上公堂”时,邪神无法为自己辩解,只能面对县官的质问而沉默。
“烂额焦头空一炬”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邪神的象征性毁灭,暗示了邪神信仰的破灭。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邪神崇拜的否定和对迷信行为的批判。
后半部分“我闻淫凶显戮逃,冥诛犹俟阴司补”,进一步强调了对邪恶行为的惩罚,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正义终将得到伸张。然而,“胡为白昼魍魉行,转遗人世烦官府”,则指出了一些邪恶力量在白天依然活动,给社会带来困扰,需要官府介入解决。
最后,“吁嗟乎,假衣冠,坐堂宇。眼前奸贪难悉数。也防暗中有正神,瞷尔所为赫然怒。”诗人感慨于那些表面上正直却暗中作恶的人,呼吁要警惕这些隐藏的正神,即公正的力量,随时准备对不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整首诗通过讽刺和警示,表达了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判和对正义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