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名为《自孥小舟过河与梁次侯閒话》。诗中描绘了诗人乘小舟过河与友人梁次侯闲谈的情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首句“迷时师渡我,悟时我自渡”寓意深刻,表达了在人生迷茫时需要他人的指引(师渡),而在明悟之时则应自我探索和成长(我渡)。接着,“投竿忽失笑,截断曹溪句”描述了诗人垂钓时的轻松愉悦,以及对生活琐事的豁达态度。
“次侯吾故人,隔河斜对宇”点出了友人梁次侯的身份,两人相隔一条河,却心意相通。接下来的几句“耕作有偃息,还往无迎拒”描绘了农夫劳作后的短暂休息,以及他们对待生活的随性态度。
“沿河东西岸,汲汲事斥卤”表现了农夫们忙碌于田间地头的辛勤工作。而“耦耕诚何心,遗民略可数”则通过询问和感叹,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耕作的人数已经不多,流露出一丝忧国忧民的情感。
“往者无可说,来者难亿语”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未知的思考。“田家本色话,商略到瓜芋”则回归到朴实的农家话题,谈论着日常的农作物种植。
最后,“未足尽悠久,亦颇极谐噱”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时间有限,也要享受其中的乐趣。“閒晷未易得,炊烟淡容与”描绘了悠闲时光的难得,炊烟袅袅,生活平静而美好。“解维及潮流,平视月正吐”则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月亮缓缓升起,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平和。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