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淮

淮水东南阔,无风渡亦难。

孤烟生乍直,远树望多圆。

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

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渡河时的景象与心情。首句"淮水东南阔,无风渡亦难"表达了淮河辽阔且渡河不易,即便是春天也并非一帆风顺。"孤烟生乍直,远树望多圆"则描绘出一道独特的景象——孤立的炊烟笔直,而远处的树木在目力作用下呈现出圆润之感,这是对春日光影变化的细腻捕捉。

接下来"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中,"春浪棹声急"表现了渡船搏划水面时激起的涟漪声响,而"夕阳帆影残"则透露出诗人对日落后那剩余而又模糊不清的帆影有所感慨,似乎在暗示时间流逝和旅途中的孤独。

最后两句"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这清澈的河水倒映出明月,并且想要在今夜再次细细品味这份景致。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渡河情景的精彩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渭上偶钓

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

偶持一竿竹,悬钓在其傍。

微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

谁知对鱼坐,心在无何乡。

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

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况我垂钓意,人鱼又兼忘。

无机两不得,但弄秋水光。

兴尽钓亦罢,归来饮我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

逸少集兰亭,季伦宴金谷。

金谷太繁华,兰亭阙丝竹。

何如今日会,浥涧平泉曲。

杯酒与管弦,贫中随分足。

紫鲜林笋嫩,红润园桃熟。

采摘助盘筵,芳滋盈口腹。

闲吟暮云碧,醉藉春草绿。

舞妙艳流风,歌清叩寒玉。

古诗惜昼短,劝我令秉烛。

是夜勿言归,相携石楼宿。

形式: 古风

游石门涧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形式: 古风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

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

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

危磴上悬泉,澄湾转坊口。

虚明见深底,净绿无纤垢。

仙棹浪悠扬,尘缨风斗薮。

岩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

锦坐缨高低,翠屏张左右。

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

谈笑逐身来,管弦随事有。

时逢杖锡客,或值垂纶叟。

相与澹忘归,自辰将及酉。

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

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