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注释

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随分:随便,随意。
尊前:指宴席上。
尊:同“樽”。
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采菊东篱下”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和爱情的怀念与感慨的词。现在我们来细细鉴赏这首词。

首句“寒日萧萧上锁窗”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时节,阳光透过紧闭的窗户,显得分外孤冷和萧索。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梧桐应恨夜来霜”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梧桐树在秋天常常被霜覆盖,诗中用“应恨”二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哀愁,似乎连大自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楚。

第三句“酒阑更喜团茶苦”显示了诗人的情感转变。她选择用饮酒来忘却烦恼,但又偏好那苦涩的茶汤,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出了她复杂的情感状态。酒可以使人忘记烦恼,茶则给人带来清醒和思考,两者都是诗人情绪波动的写照。

“梦断偏宜瑞脑香”一句,则是说在梦境破碎之后,那些美好的、如同香气一般的回忆,却更适合在头脑中久久萦绕。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怀念。

“秋已尽,日犹长”表明虽然秋天已经接近尾声,但阳光依旧明媚。这种时间上的矛盾加深了诗人的情感复杂性,也凸显出她对逝去时光的不舍和惆怅。

“仲宣怀远更凄凉”提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文学家宋玉,字仲宣,他以忠诚著称,但也因此遭遇了无数磨难。诗人通过这个历史人物的名字,表达自己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这种怀念在秋天更显凄凉。

最后两句“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则是诗人的一种情感宣泄。她倡导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自然之美,不必过于沉溺于过去的痛苦。这里的“东篱菊蕊黄”指的是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自持,这也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烦恼、自我寄托于自然的哲理。李清照通过这首词展现了她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92)

李清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集校注》

  • 籍贯:山东省济南章丘
  • 生卒年: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行到水穷处,未知天尽时。

形式: 押[支]韵

喜迁莺(其一)

云蒸雷动。庆瑞岳降真,祥生申甫。

元后慈贤,勋臣英烈,百世显光家谱。

久许致身忠孝,何止满怀今古。

听舆论,是侯王苗裔,神仙俦侣。

争睹藩尹盛,刑揩政成,和气横眉宇。

北阙莺花,西湖风月,旌骑稳游天路。

福海寿山无比,烂醉黄堂歌舞。

正荣耀,有华姻宠授,清朝恩数。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喜迁莺(其二)

风云嘉会,有英杰瑞时,来符平泰。

子建才华,平阳勋业,流庆至今犹在。

闾史卿来曾记,骨相堂堂庞艾。

少年日,已心包云泽,名高嵩岱。

超迈人尽道,今代吏师,小试犹淹大。

两路登车,三州出牧,游刃了无凝碍。

便合进推荷橐,迤逦参陪天縡。

愿从此,奉明君真相,优游千载。

形式: 词牌: 喜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