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止

夜半雨忽止,老夫心顿宽。

最怜儿女弱,难受雪霜寒。

泽国无来棹,台城有去鞍。

西村归未卜,此日敢求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半夜时分雨突然停了,我心中顿时感到宽慰。
我特别怜惜年幼的孩子和体弱的妻子,他们难以承受严冬的风雪之苦。
水乡没有船只来访,城中的马匹却准备离去。
还不知道西村的归期,今天我哪里还敢奢求安宁。

注释

夜半:深夜。
雨:下雨。
忽:突然。
止:停止。
老夫:我(指诗人自己)。
心:心情。
顿:立刻。
宽:宽慰。
怜:怜悯。
儿女:子女。
弱:柔弱。
雪霜寒:寒冷的冰雪天气。
泽国:水乡。
来:到来。
棹:船桨,这里指船只。
去:离开。
鞍:马鞍,代指马匹。
西村:西方的村庄。
归:回家。
未卜:未知。
卜:预测。
敢:敢于。
求:寻求。
安:安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内心的平静与关切。开篇“夜半雨忽止”,描写了深夜里突如其来的雨停歇,给人带来一种意料之外的宁静。紧接着,“老夫心顿宽”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因此而得到释放和舒缓,是对外界自然变化的一种感应。

在“最怜儿女弱,难受雪霜寒”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家中年幼子女的担忧,他们柔弱不堪,难以承受严冬的苦寒。这种关切体现了诗人的家庭责任感和深厚的父母之情。

“泽国无来棹,台城有去鞍”两句,则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描写。“泽国”与“台城”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某个特定的环境,“无来棹”暗示着这个地方似乎已不再适合居住,而“有去鞍”则预示着诗人准备离开这个地方。这里的意象丰富,反映了诗人对于周遭环境变化的一种感受。

最后,“西村归未卜,此日敢求安”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平安无事地返回故乡的愿望。“西村”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居所,而“归未卜”则意味着归途还未确定,“此日敢求安”则是对和平安宁的一种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家中子女、外部世界变化以及个人归乡愿望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平静,以及对于自然环境和家庭责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雨雪闭关子野公明仲祥载酒远慰晚以诗见寄和答(其一)

溧阳三日雪平地,城市十家九家闭。

官舍无毡冷彻骨,省事正宜寻老计。

小人自不知纪年,我久忘吾岂忘世。

出门无碍将何之,已拚食贫了三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雨雪闭关子野公明仲祥载酒远慰晚以诗见寄和答(其二)

深雪没履寒彻绵,谁子扣门四诗仙。

袖中黄绢齑臼辞,涂抹既醉凫鹥篇。

我非不纳学泄柳,政尔欲眠如孝先。

忘形尔汝子勿怪,坦率从来六十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顷溧水归登官塘汤汉章义门(其一)

五山翔凤集东庐,花竹园池可隐居。

奕代文声传学馆,大书义字式门闾。

埙篪雅奏和为贵,樽俎清言乐有馀。

车笠重逢当一笑,白眉青眼尚如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客来惊睡

长昼清和时,惟有睡乡美。

宰予边孝先,毋乃今我是。

门外有客来,推枕矍然起。

请啜一杯茶,万事且不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