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水画卷。首句“港净千寻碧”,以“千寻碧”形容港水之深邃清澈,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与清新感。接着,“峰回两岸青”则以“回”字巧妙地表现了山峰的蜿蜒起伏,与“青”字共同勾勒出一幅青山绿水的壮丽景象。
“鹭飞烟漠漠,猿啸竹冥冥”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白鹭在烟雾弥漫中飞翔,猿猴在竹林深处长啸,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与神秘。
“鸡犬闻声地,云霞蔽隐扃”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鸡犬之声,虽小却能传远,暗示了此处人烟稀少,远离尘嚣;云霞蔽隐,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桃源疑此是,时复问渔舲”以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向往和探寻之心。桃花源的故事深入人心,这里的描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