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道中(其一)

野色苍烟阔,篷笼宿雨开。

湖光与天接,林彩觉春回。

心事归双鬓,年华付一杯。

松江元赴海,流驶更须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野外景色广阔,笼罩在苍茫烟雾中,雨后的篷笼显得清新。
湖水的光芒与天空相接,森林的色彩仿佛唤醒了春天的气息。
心中的忧虑和岁月的痕迹都写在两鬓,只能借酒消愁。
松江本意要流向大海,但流逝的速度还需加把劲推动。

注释

野色:野外的景色。
苍烟:苍茫的烟雾。
篷笼:带有篷顶的小船。
宿雨:昨夜的雨。
湖光:湖面的光芒。
天接:与天空相连。
林彩:森林的色彩。
春回:春天的到来。
心事:内心的忧虑或思绪。
双鬓:两鬓,指头发。
年华:岁月。
一杯:一杯酒。
松江:松江,古代地名,今上海一带。
元:本来。
赴海:流向大海。
流驶:水流的流逝。
催:催促,加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行舟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首句“野色苍烟阔”表明了季节的转换与环境的宽广,接下来“篷笼宿雨开”则是形象地描述了雨后天气的变化,以及舟中景致。

第三、四句“湖光与天接,林彩觉春回”展示了湖光与天色交融,树木呈现出春色的景象,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紧接着,“心事归双鬓,年华付一杯”则是诗人通过饮酒抒发自己的心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松江元赴海,流驶更须催”表达了诗人希望舟行迅速,以至于大海的愿望,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旅途中急迫与期待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吴江道中(其二)

坏郭郊丘里,长桥烟浪间。

幽花经雨润,独鸟受风还。

春水围丛薄,晴云吐乱山。

莫将吴越恨,添入二毛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谷隐之东芍药酴醾涉夏尚有存者箨龙头角且森列于前次前韵呈九江赵使君

衣钵相传书一龛,晴窗时许听名谈。

诗成与客探囊取,句好令人下笔惭。

别墅经春花未老,芳畦过雨荠尤甘。

明朝更欲从公去,玉版堂头作小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和京尚书上元日同禁从游凤山韵

苔封石磴绕层栏,栏外行厨荐玉盘。

座揖湖山诗兴远,气吞云海酒杯宽。

篮舆竟日有馀乐,莲市只今无此欢。

我愧么微难接武,飞笺亦欲寄青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始觉

始觉躬耕晚,从谁话此情。

但能安食息,敢复计声名。

留滞烦书信,驱驰愧友生。

有怀愁不尽,归鸟暮云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