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冬至汴下早行有感一首》,由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诗中描绘了冬至时节在汴京早行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刺促惊时节”,诗人以敏锐的感受捕捉到季节更替的紧迫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侵寻念物华”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景物变化的思考,暗示着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忧虑。
“半生多客里,今日又天涯”两句,诗人回顾了自己大半生漂泊的生活状态,将个人经历与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流露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这里的“天涯”不仅指地理上的遥远,更是心灵上的距离和隔阂。
“晓月看眉妩,飞云乱眼花”描绘了一幅清晨景象,月光柔和,映照出美丽的眉眼;而天空中的云彩则显得杂乱无章,仿佛是眼中所见的花朵。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变幻莫测,也隐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最后,“穷途随物感,不必是思家”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随遇而安态度,虽然身处异乡,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思念家乡。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超然的态度,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空间、自然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