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丑梨》,是宋代诗人陆埈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颗外表不惹人喜爱但内在品质出众的梨。"灰貌凝清古",形象地刻画了梨皮的暗淡与朴素,而"霜津溢澹甜"则强调了梨汁的甘美和淡雅。诗人进一步通过对比,指出梨即使在煮汤之后仍保持其洁白,与城市中的普通梨相比,显得更为珍贵,"面嫌汤后白,心慰邑中黔"。
"美实种寒谷",赞美梨虽生长在贫瘠之地,却结出甜美果实,暗示其坚韧的生命力。"珍尝近御奁",将梨比作宫廷中的珍品,表达了对其高雅地位的认可。最后,诗人以"彼姝徒冠玉,争得似无盐"作结,将美丽的外表与内在价值进行对比,认为真正的美不应仅看表面,而应如这颗丑梨般,内在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丑梨的描绘,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对朴素美德的崇尚和对内在价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