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三首(其三)

地球浑浑周八极,天设区域限西北。

绳行沙度不可涉,黑风况畏罗杀国。

咄哉远人来叩关,凿地忽通西南蛮。

贾胡竟到印度海,师船还越大浪山。

婆罗苏禄吾南土,从此汉阳咸人楚。

长蛇封豕恣并吞,喁喁鹣鲽来无路。

可仑比亚尤人豪,搜索大地如追逃。

裹粮三月指西发,极目所际惟波涛。

行行匝月粮且罄,舟人欲杀鬼夜号。

忽然大陆出平地,一钓手得十五鳌。

即今美洲十数国,有地万里民千忆。

世人已识地球圆,更探增冰南北极。

精卫终偿填海志,巨灵竟有擘山力。

华严楼阁虽则奇,沧海桑田究难测。

堂堂大国称支那,文物久冠亚细亚。

流沙被德广所及,却特威远蔑以加。

宋明诸儒骛虚论,徒诩汉大夸皇华。

谬言要荒不足论,鸟知壤地交犬牙。

鄂罗英法联翩起,四邻逼处环相伺。

着鞭空让他人先,卧榻一任旁侧睡。

古今事变奇至此,彼己不知宁勿耻。

持被入直刺刺语不休,劝君一骋四方志。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感事三首(其三)》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反映了他对当时世界地理认知的拓展与对国家地位的深思。诗中描绘了对地球形状的认知变化,从古代认为地球为平面,到后来认识到地球为球体,并进一步探索地球的边界和未知区域。

首句“地球浑浑周八极”,形象地描述了地球的广阔无垠,暗示了对地球形状的初步认识。接着,“天设区域限西北”则表达了对地球边界的想象,西北被视为边缘之地。随后,“绳行沙度不可涉,黑风况畏罗杀国”两句,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描绘了探索未知区域的艰难与危险。

“咄哉远人来叩关,凿地忽通西南蛮”两句,展现了人类克服障碍,开辟新航线的勇气与智慧。接下来,“贾胡竟到印度海,师船还越大浪山”描述了航海家们跨越重重困难,到达遥远海域的故事。而“婆罗苏禄吾南土,从此汉阳咸人楚”则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长蛇封豕恣并吞,喁喁鹣鲽来无路”两句,暗喻了当时列强的侵略与扩张,以及对和平交流道路的阻断。接下来,“可仑比亚尤人豪,搜索大地如追逃”则强调了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探索与征服。

“裹粮三月指西发,极目所际惟波涛”描绘了探险者们远航的艰辛与孤独,而“行行匝月粮且罄,舟人欲杀鬼夜号”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困苦。最后,“忽然大陆出平地,一钓手得十五鳌”以神话般的结尾,象征着意外的发现与惊喜。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对地理知识的探索与认知的深化,也反映了对国家地位和国际关系的思考。黄遵宪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期待,以及对世界大同理想的向往。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送承伯纯厚吏部东归

他日是非谁管得,当前聚散亦飘蓬。

茫茫海水摇天缘,说到归心谅总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岁暮怀人诗(其一)

三年秉节辉英簜,万里持戈老玉门。

太息韩江流水去,近来心事共谁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岁暮怀人诗(其二)

卅年冷署付蹉跎,归去空山卧薜萝。

写到哀辞哭金鹿,黄门老泪定无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岁暮怀人诗(其三)

既死奸谀胆尚惊,四夷拱手畏公名。

一篇荐士通天表,独尔怜才到鲰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