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头角峥嵘接九皋。襟怀洒落绝纤毫。
扶持大刹宁辞倦,辅翼丛林不惮劳。
心因厚,志坚牢。足庵门下最英豪。
而今战退奸邪辈,不负灵岩举彦高。
这首元代诗人觉达的《鹧鸪天·赞举公》描绘了一位杰出人物的形象。"头角峥嵘接九皋",以雄鹰般的头颅和高昂的姿态比喻其卓越出众,犹如在广阔的天地间昂首挺立。"襟怀洒落绝纤毫",赞美他的胸怀宽广,无丝毫矫饰,坦荡无私。
"扶持大刹宁辞倦,辅翼丛林不惮劳",表达了他对佛教事业的坚定支持和无私奉献,无论多辛苦都不怕,甘愿为寺庙和僧众付出。"心因厚,志坚牢",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深厚爱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足庵门下最英豪",表明他在足庵(可能是指一位高僧或导师)门下,是最为杰出的弟子。"而今战退奸邪辈",暗示他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对抗了邪恶之人,维护了正义。最后,"不负灵岩举彦高",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称赞他在灵岩(可能指一处圣地)的卓越表现,不负众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赞美,刻画了一位忠诚、英勇且有高尚品德的佛教徒形象。
不详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竹根吠犬隔溪西,湖雁声高木叶飞。
近听始知双橹响,一灯浮水夜船归。
听说娑婆无量苦。人皆染色贪尊俎。
玉镂笙箫金贴鼓。长鼓舞。梨园弟子邯郸女。
冬衣紫貂春白苎。凉亭暖阁消寒暑。
一旦神魂归地府。应难取。空教泪点多如雨。
听说西方无量乐。凡夫浅智难图度。
随有愿度无不获。何劳萦。珠衣绮馔黄金宅。
地似掌平尤广博。八功德水非穿凿。
白藕花中胎可托。三生约。如今岂可轻抛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