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甲午六月廿二日同恂叔观察游锦城南门武侯祠绕廊一水遍植荷花板屋数椽颜曰圆通境恂叔命予易之遂为题藕船二字于额同赋此解

偶然来、水廊风槛,圆通境里逃暑。

閟宫碧草青青在,一霎红香如雨。花欲语。

似说道、半潭秋水无今古。留君且住。

看殿角明霞,镜中凉影,乘兴放船去。

昌黎句,十丈花开玉女。道人净埽天宇。

吾书未必能胜此,取义断阊应许。投笔处。

想鱼水、当年诸葛刘先主。烟钟几杵。

又翠盖翻云,青房弄月,芳草锦亭暮。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夏日游锦城南门武侯祠的情景,以荷花为主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词人顾光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廊风槛间荷花盛开的美景,以及与友人一同乘船游赏的悠闲时光。

词的开篇“偶然来、水廊风槛”,点明了游赏的随意性与自然环境的美好。接着,“圆通境里逃暑”一句,既描绘了避暑的清凉之地,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解脱。接下来的“閟宫碧草青青在,一霎红香如雨”,运用比喻手法,将盛开的荷花比作飘落的花瓣雨,形象地表现了荷花的繁盛与香气的浓郁。

“花欲语,似说道、半潭秋水无今古”,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生命,仿佛它们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但又强调了水的永恒与不变。随后,“留君且住。看殿角明霞,镜中凉影,乘兴放船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昌黎句,十丈花开玉女。道人净埽天宇”,这里引用韩愈(昌黎)的诗句,赞美了荷花之美,同时也借以表达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接下来,“吾书未必能胜此,取义断阊应许”,表明词人自谦其文才不及眼前之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最后,“投笔处。想鱼水、当年诸葛刘先主。烟钟几杵。又翠盖翻云,青房弄月,芳草锦亭暮”,这一段通过想象诸葛亮与刘备的友谊,以及烟钟、翻云、弄月等景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荷花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观、人文情感与历史典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美学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深情礼赞。

收录诗词(122)

顾光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国香慢.恂叔寓馆故杨升庵别宅也新筑书室姿曰升庵借护国寺后院隙地为之有花果树百馀本樱桃花先放招陪白华学使同赋长短句

古木升庵。乍绕亭接叶,借径同龛。

翻凝梦中重见,小玉娇憨。

半带春酲犹嫩,绿云髻、杏子单衫。

花砖摘花后,恼煞微之,写尽香奁。

一枝千万朵,任驱禽上树,放月钩帘。

两行红粉,消受妙相庄严。

那得风流踰此,准待他、崖蜜能甜。

清尊动诗影,几日华林,万颗莺含。

形式: 词牌: 国香

齐天乐.花朝前一日再访升庵恂叔置酒同赋此阕得此字

吟馀闲却催花手,阴晴养花天气。

旧雨今年,新梁古月,不是寻常燕子。频频到此。

报款竹人来,底须回避。

几曲篱阴,屋前一树杏花喜。

青山笑人老矣,红梨残梦冷,都付流水。

袖石吴船,眠琴蜀道,难得二三知己。春愁遍地。

怕廿四番风,更番吹起。今夜樽前,堕帘香细腻。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满江红.集升庵梨花下得云字

白雪天春,只一望、都是碎云。

江南路、近来忘了,醉月纷纷。

何必美人皆缟素,却教吟客洽簪裙。

看娥眉、淡埽入帘来,刚夜分。霓裳曲,环佩闻。

似初沐,又浓熏。正黄昏庭院,香气氤氲。

清有馀时思白传,澹无痕处笑文君。

向画中、鹁鸽问边鸾,人半醺。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迈陂塘.花影

漏沉沉、是何仙眷,并无密约轻赴。

似曾相识春风面,缘底朦胧如许。浑不语。

趁身未分明,尽有销魂处。惺忪细步。

忽刬地风生,鬓云缭乱,莫为柘枝舞。天台路。

已分崎岖多阻。傍来那敢匆遽。

悄蹑芳踪苔径滑,刚把玉清遮住。推绣户。

怎到手浓欢,又逐惊鸿去。良朋三五。

拚耐着痴心,墙头架底,后夜再延伫。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