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人故缁髡,墨名乃儒行。
遁迹鹦鹉洲,观空照心镜。
禅悦每临池,作草银钩劲。
游戏竹下吟,林鸟久相应。
一归祗陀园,何时还出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白莲道人的僧侣形象,他以黑衣为常服,却在行为举止上展现出儒家的风范。他隐居于鹦鹉洲,心灵如同明镜般清澈,专注于禅修与书法,以银钩劲健之笔作草书,仿佛在竹林间吟唱,引来林中鸟儿应和。最后,他归于祗陀园,似乎在冥想中进入了长久的宁静状态。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白莲道人超凡脱俗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其内心世界平静、和谐的向往。诗中的场景描绘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不详
吴公本姬姓,束发喜诵诗。
破产结宾客,出伎歌新词。
趣尚乐山水,入城但攒眉。
选胜亟向往,扁舟载西施。
常恐溘朝露,不惜千金赀。
泰山有遗表,辽鹤归何迟。
若翁为邑博,君遂为邑氓。
白鹤铩双翮,栖栖向鸡群。
乘兴洒翰墨,率意成丹青。
诙谐隐吴市,和光复同尘。
侧注傲冠冕,于我如浮云。
子道尚孤洁,阛阓皆蓬蒿。
偶拾江皋佩,萋菲生青袍。
归家徒四壁,满屋挂蟏蛸。
文君吟白头,相如读离骚。
盖棺土不掩,空有诸儿曹。
德辉江湖客,笑傲王公前。
入山访桑苧,时开顾渚船。
谑浪倾四座,新声亦翩翩。
耽棋夜分寐,留朋涉芳园。
老为孟尝客,潇洒觉尔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