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人

一喝二日聋,江西立宗派。

师瞆多少时,證得观自在。

不受喧寂尘,跳出声闻界。

笑杀观世音,圆通却成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云上人》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夸张和幽默的手法,对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进行了独特的解读与戏谑。

首句“一喝二日聋,江西立宗派”以夸张的方式描述了一位名为“云上人”的僧侣,他通过一次喝令,使得听者在两日后才感到耳聋,以此来确立他在江西地区的宗派地位。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神通广大”的概念,同时也体现了云上人的独特个性和影响力。

接下来的“师瞆多少时,證得观自在”则进一步解释了云上人成为宗派领袖的过程。这里的“瞆”意为失明,暗示云上人在成为大师之前可能经历了一段盲目的修行时期,最终通过某种领悟或证悟,达到了“观自在”的境界。观自在是佛教中指的觉悟者,能够自由地观察世间万象,达到心灵的解脱。

“不受喧寂尘,跳出声闻界”表明云上人不被外界的喧嚣和寂静所影响,他超越了普通佛教徒所处的“声闻界”,即小乘佛教的境界,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层次。

最后,“笑杀观世音,圆通却成碍”则是对云上人形象的讽刺。观世音菩萨以其大慈大悲著称,而云上人却通过夸张的行为和言语,让观世音的形象显得有些滑稽。这里的“圆通”指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和慈悲,但云上人却将这种特质视为障碍,这既是对云上人性格的描绘,也是对传统佛教观念的一种戏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虚构的云上人形象,展现了对佛教教义的独特理解和幽默解读,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宗教信仰的思考和态度。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徽谣戏束陈正甫

掺履若云青,肝肠如日杲。

打脸坐黄堂,要把奸顽扫。

披霜夜书佥,戴星朝画卯。

移文四五张,禁约三两道。

拊心谈民穷,攒眉视金宝。

夏衣半疋葛,冬穿一领袄。

门子赤脚多,皂隶白牌少。

世人眼如豆,便道大爷好。

谁知大夫心,厌之如粪草。

本是俊男儿,扮作酸寒老。

慈悲心愈毒,粗豪胆乍小。

闭门录高士,留客杼愁抱。

所事皆明畅,无法不精晓。

只在一寸心,愈参愈不了。人品高难?,佛法近难讨。

处脂不能润,徒劳伤枯稿。

形式: 古风

赠潘景升

弥天作旅人,著处为眷属。

新知与旧欢,凑集如云族。

堂上罗楚羞,堂下度吴曲。

东阶串仆奴,西阶悬马毂。

面缕大如柱,盘鲜高于屋。

鞭车行酒杯,犹恐欢不足。

咳吐寸寸肠,挥毫字字玉。

不过沈宋门,宁作李王役。

世人眼如盲,相牵入阱狱。

岂以瓮中鸡,而易云外鹄。

万事无奈君,难君只有贫。

转贫客转多,贫岂奈君何。

形式: 古风

梦中题尊经阁醒后述之博笑

壮哉尊经阁,缥缈入烟雾。

千山列鲁儒,拱揖不知数。

俗竞形家言,两塔遥相顾。

累土作尖峰,上有参天树。

海阳多贾人,纤啬饶积聚。

握算不十年,丰于大盈库。

富也而可求,执鞭所忻慕。

金口亲传宣,语在述而处。

师与商孰贤,赐与回孰富。

多少穷乌纱,皆被子曰误。

形式: 古风

喜逢梅季豹

?里少冶容,邯郸无高步。万耳同一瞆,活佛不能度。

摹拟成钝贼,七子递相误。

膻骨蚁回旋,驴脊苍蝇聚。

徐渭饶枭才,身卑道不遇。

近来汤显祖,凌厉有佳句。

宾也旷荡士,快若水东注。

丘肥与潘髯,俱置兄弟数。

越中有二龄,解脱诗人趣。

立意出新机,自冶自陶铸。

举世尽奴儿,谁是开口处。

我击涂毒鼓,多君无恐怖。

洗眼读君诗,披天抉云雾。

不独爱君诗,爱君心相顾。

众人嗔我喜,天下憎君慕。

鸡坛如可盟,旗帜为君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