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曾所作的《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中的第十九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首句“暖铺深缸快此身”,描述了在寒冷的冬夜,温暖的床铺和醇厚的酒缸带给人的舒适感,表达了对生活物质享受的追求。然而,“迷离乐事总无因”一句转折,指出这种短暂的快乐背后,总是伴随着无法实现的愿望和梦想,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遗憾。
接着,“畏途久悟时情幻,薄俗难容物态真”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他认识到,世间的种种困难和束缚,使得人们难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真实,生活仿佛一场幻觉,充满了虚伪和不公。
“与我周旋宁作我,因人成事不如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的坚持。他认为,在与他人交往中,应当坚守自我,而不是盲目依附他人以求成功,因为真正的成功来自于自我实现而非他人的认可。
最后,“桃符换却穷门面,领取霜毛几番新”两句,以新年更换桃符为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尽管岁月无情,但人们总能在新的开始中找到希望和新生,就像霜毛经过几番寒霜后,依然能展现出新的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物质享受的向往,也有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