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七首(其一)

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

鸟窠吹布毛,便有人悟去。

今时学者,为甚么却不识自己。

形式: 偈颂

翻译

一片叶子落下,宣告了天下已入秋。一粒尘土飞扬,象征大地回归宁静。
风吹过鸟巢,带走了几根羽毛,这触动了某些人的心灵。
现在的学者,为何却不能认清自我呢?

注释

一叶:一片叶子。
落:落下。
天下秋:秋天来临。
一尘:一粒尘土。
大地收:大地归于平静。
鸟窠:鸟巢。
吹:吹走。
布毛:鸟巢上的羽毛。
悟去:有所领悟离开。
今时:现在。
学者:学者。
为甚么:为什么。
不识:不认识。
自己:自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颜所作的《偈七首》中的第一首。它以简洁的自然景象开篇,"一叶落,天下秋",描绘出秋天到来时落叶飘零的生动画面,象征着世间万物随季节更替而变化。接下来的"一尘起,大地收"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秩序与归宿,微尘的扬起又落下,暗示着世间万物都在宇宙法则中循环往复。

"鸟窠吹布毛,便有人悟去",诗人通过日常小事——风吹动鸟巢上的羽毛,引发观者对生命和真理的顿悟。这句寓言式表达,暗示着智慧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只需用心体会,就能有所领悟。

最后,诗人批评当世学者"今时学者,为甚么却不识自己",指出他们可能过于追求外在知识,却忽视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禅宗小诗,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心,认识自我,才能真正理解世界。

收录诗词(152)

释道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其四十四)

百丈野狐,塞雁衔芦。李广神箭,张颠草书。

形式: 偈颂

颂古(其二十六)

劈回三拳,连腮七掌。尽大地人,不知痛痒。

形式: 偈颂 押[养]韵

颂古(其九十七)

时时日日,日日时时。七颠八倒,孰是孰非。

形式: 偈颂

赞达磨

五乳峰前,九年冷坐。孤风绝攀,名不敢涴。

断臂嗣芳,贱卖滞货。螟蛉有子,负之蜾蠃。

即说咒曰,类我类我。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