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黄粱梦觉,忽跳出、北扉西省。
今似得何人,老僧退院,秀才下省。
罢草河西淮南诏,没一字、咨尚书省。
已交侣樵渔,免教人道,弥封官省。多幸。
条冰解去,新衔全省。
笑杀太师光,赐灵寿杖,有诏扶他入省。
死谥醉侯,生封诗伯,此事不关朝省。
便茅屋、送老云边,也胜倚金华省。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名为《转调二郎神》。诗中采用了古典诗词中的技巧,如借景抒情、寓意于象等手法,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远情怀。
从诗的内容来看,开篇“黄粱梦觉,忽跳出、北扉西省”两句,通过对比黄粱鱼跃出水面的形象和人突然走出北门省界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想要超越世俗束缚的心境。接下来的“今似得何人,老僧退院,秀才下省”则描绘了一位老僧退出寺院,一位秀才离开学府的情景,暗示着对现实生活的淡然与超脱。
诗中还出现了“罢草河西淮南诏,没一字、咨尚书省”等用典,这里的“罢草河西淮南诏”指的是古代晋文公不理政事,只关心打猎的事情,而“没一字、咨尚书省”则是说没有任何文字记录,咨询尚书省(即宰相府)的事务。这些用典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杂事务的漠然态度。
最后,“便茅屋、送老云边,也胜倚金华省”等句,则是通过描绘自己归隐田园的情景,以此自得其乐,超越于尘世之上。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和对世俗名利的藐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生境遇的描绘,以及古代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
等闲曲子压和凝。纵游非草草,已醉强惺惺。
今向三家村送老,身如罢讲吴僧。
高楼百尺不须登。半炉烧叶火,一盏勘书灯。
去岁越王台上饮,席间二客如龙。
凭高吊古壮怀同。马嘶千嶂暮,乐奏半天中。
今岁三家村市里,故人各自西东。
菊花时节酒樽空。可怜双雪鬓,禁得几秋风。
落魄长官江海客,少豪万里寻春。
而今憔悴向溪滨。断无觞咏兴,惟有簿书尘。
手插海棠三百本,等闲妆点芳辰。
他年绛雪映红云。丁宁风与月,记取种花人。
不见仙湖能几日,尘沙变尽形容。
夜来月冷露华浓。都忘茅屋下,但记画船中。
两岸绿阴犹未合,更须补竹添松。
最怜几树木芙蓉。手栽才数尺,别后为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