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醉卧用季仙韵

客眠幽梦永,花气著衣深。

枕借溪中石,云开体上衾。

醒来揩乱眼,风雨涤烦襟。

得句无人解,惟予识子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客人在幽静的梦境中长眠,花香深深浸润着衣裳。
枕头上借用了溪中的石头,云开时露出身上的被子。
醒来后揉乱了双眼,风雨洗涤了内心的烦躁。
写下诗句却无人能理解,只有你懂得我心中的意境。

注释

客:指代客人或者诗人自己。
眠:睡觉。
幽梦:宁静的梦境。
永:长久。
花气:花香。
著:附着,浸染。
枕:枕头。
借:借用。
溪中石:溪边的石头。
云开:云层散开。
体上衾:身上的被子。
醒:醒来。
揩:擦拭。
乱眼:模糊的眼睛。
风雨:风雨天气。
涤:洗涤。
烦襟:内心烦躁。
得句:写下的诗句。
无人解:没有人理解。
惟:只有。
予:我。
识:理解。
子心:你的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诗人在山水之间醉卧的画面。"客眠幽梦永,花气著衣深"表达了诗人沉浸于大自然之中,感受着花香薰染,仿佛进入了一场悠长而美好的梦境。"枕借溪中石,云开体上衾"则是说诗人以溪中的石头为枕,而天上的云彩如同他的被子,这种自然的交融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醒来揩乱眼,风雨涤烦襟"显示了诗人从梦中醒来时的情景,他揉捏着因睡眠而有些许迷茫的眼睛,而外界的风雨似乎也洗涤了他内心的烦恼。最后两句"得句无人解,惟予识子心"意味着诗人在这自然与梦境交织中获得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份情感是别人难以理解的,只有诗人才能够真正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限的向往和融入,以及在自然之中获得的心灵净化与自我认知。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跨水道间

店舍总迢遥,山深转寂寥。

看鸥临远水,下马过危桥。

晴雪林间少,春风野外饶。

此行为王事,旅食任萧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邀赵行之陈敬叟未至四韵速之

一别亲朋岁月催,衿连袂属肯俱来。

交情聊叙慇勤意,野蔌随宜三两杯。

新月窥檐频起顾,清风动竹几惊猜。

碧云日暮山环合,伫立柴扉首屡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七禽咏.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愁绿怨红春欲暮。

汝劝行人归,行人劝汝住。

鸣声不住良苦辛,啼得血流无用处。

不如归去吾今归,千声万声尔何为。

形式: 古风

七禽咏.早耕早布

早耕早布,节物如流春色暮。

金房土瘠无稻田,布耕播种种何处。

一春焦涸旱无雨,麦穗藏头犹未吐。

麦穗不吐人不忧,粟田再种秋可收。

只愁夏料欠输纳,悍吏坐门官不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