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顾梦圭的《感事》诗,以殷王桑林祈祷的典故开篇,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时事的感慨。首句“殷王祷桑林,断爪念衍咎”描绘了殷王因担忧灾祸而向神灵祈求庇佑的情景,暗指当政者对天意的敬畏和对自己过失的反思。
接下来,“春秋志灾眚,法戒垂不朽”引用《春秋》记载灾异的传统,强调历史对于警示后人的作用,表明作者认为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而非单纯依赖神明。
“台寺布贞纯,何必生三秀”进一步指出,保持政治清明和道德纯正比追求个人荣华更为重要,暗示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
“笥有千岁龟,不如人寿耇”通过对比千年老龟与长寿的人,寓意世事无常,人之德行更应长久。
“煌煌宝鼎歌,讵协咸英奏”借宝鼎祭祀的盛况,讽刺当下可能存在的浮夸与不和谐,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期待。
最后,“鹖雀为鸾凤,伊人独颜厚”以鹖雀假冒鸾凤比喻某些人的虚伪,而“伊人独颜厚”则讽刺了这种现象下少数人得势的现象,表达了对公正和真实品格的呼唤。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含蓄,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和对理想道德的坚守。